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一场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虽然已经渐渐逝去,但是这场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回想起来仍然让人不寒而栗,接着发生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让我们进一步确定了信用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和复杂性。信用利差,即债券到期收益率与无风险利率之差作为判断信用产品相对价值、衡量风险收益匹配程度的重要指标,近年来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在我国融资结构由间接融资向直接融资转变的大背景下,信用利差作为直接融资中风险的重要衡量指标,剔除了无风险利率的影响,实现了对风险的有效定价,其本身还暗含了许多的经济信息,特别是暗含了未来经济景气与否的经济信息,所以信用利差能否作为衡量宏观经济走势的先行性指标成为一个值得进一步研究的课题。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金融市场的不断完善,信用债券市场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债券融资作为企业生存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金融市场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我国更是在此次金融危机全面爆发的2008年推出了中期票据这一创新的债权融资工具,进一步拓宽了我国的债券市场,到2012年3月我国短融、中票和企业债等信用产品的累计发行量已经达到4584.27亿元,占全部债券的比例已由2005年末的4.9%提高到31.89%。这为我国信用利差的研究提供了充足的数据和研究基础。目前,国外对与信用利差对宏观经济预测能力的研究已经证明信用利差是进行经济预测的一个较好的指标,而国内对于信用利差的研究多集中于对信用利差决定因素的研究,对于信用利差对宏观经济走势预测能力的研究却鲜有涉及,在此背景下,本文对信用利差对宏观经济走势预测能力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对信用利差对宏观经济走势预测能力进行研究。第一部分为引言。在阐述本文的选题背景和选题意义的基础上,对与本文研究相关的国内外文献进行了综述,并对本文涉及到的一些基本的概念进行界定,最后交待本文的内容结构、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等。第二部分是对信用利差与宏观经济走势关系的一个初步的观察和分析。首先对我国企业债券的信用利差进行概述,简要介绍了我国债券市场的发展已经为本文接下来的研究提供了充足的数据。接着对我国近年来的宏观经济走势进行简要梳理,并把信用利差与宏观经济走势进行初步的观察比较,可以看出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负相关关系。第三部分是信用利差预测作用的理论分析。在对信用利差与宏观经济走势关系进行初步观察得出两者存在一定的负向相关关系的基础上,对信用利差对宏观经济存在的影响进行理论分析。本文分别通过信用利差对投资、消费和投资乘数效应的影响来分析信用利差是如何对宏观经济走势产生影响的。并在此基础上,引出了本文要通过实证分析验证的几个观点,即信用利差对投资、消费等宏观经济指标应具有预测作用。第四部分是信用利差对宏观经济走势预测模型的构建。首先进行数据的选取,信用利差选用不用期限、不同信用评级的企业债券、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等信用债券的信用利差以及总体的信用利差指数,反映宏观经济走势的变量选取工业增加值、宏观经济景气指数等。其次对数据进行处理,为了使数据的频率一致,将信用利差进行月度处理,并对数据进行季节性的调整。再次进行模型的构建,构建经济发展的年度累积变化率来表示未来经济增长趋势,利用最小二乘回归方法考察信用利差对宏观经济走势的预测能力。第五部分是对实证结果的分析。通过上述模型分别对AAA级企业债综合指数、AAA级中短期票据综合指数、不同到期期限的企业债和中短期票据、不同信用评级的企业债和中短期票据以及企业债和中短期票据综合指数对不同宏观经济变量的预测效果进行实证检验,进行实证分析并得出结论,即信用利差对宏观经济有较好的预测能力。但预测结果并不都是有效的,还存在一些与理论相悖的情况,本文进一步分析了预测效果与理论不一致的原因。通过本文的研究分析可以得出信用利差作为信用风险的有效度量对宏观经济走势有比较好的预测能力,所以应将信用利差纳入到衡量经济景气的先行指标中去。与此同时,信用利差的预测结果并非都是有效的,应进一步完善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以使信用利差成为更有效的宏观经济预测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