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利用静息态fMRI技术研究腹针联合药物对抑郁患者脑功能连接的影响,为揭示腹针治疗抑郁症的作用机制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病例来源于广东省中医院门诊病人,采集36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腹针组(腹针+西药)与假针组(假腹针+西药),静息状态下对2组行脑功能成像采集。扫描前及接受治疗前,受试对象先填写抑郁自评量表(SDS)及蒙哥马利和阿斯伯格抑郁症等级量表(MADRS),3个月治疗后再次填写上述2个量表。磁共振扫描采用德国Siemens公司Verio 3.OT磁共振成像系统,采取头先进,颅脑横轴位扫描,使用标准正交头颅线圈,使用耳塞防噪音,定位线置于患者双侧眉弓连线水平处。功能磁共振扫描序列功能图像采用T2*-EPI-GRE序列,成像参数为TR/TE/flip angle 2000m s/30ms/90层厚4mm,间隔lmm,FOV 240×240mm,矩阵64×64,层数30,扫描时间8’06”;解剖图像采用T1加权三维磁化强度预备梯度回波序(3D-MPRAGE)序列,成像参数为TR/TE/flip angle 1900ms /2.3ms/9°,层厚lmm, FOV 256 × 256mm,矩阵256×256,扫描时间4’26”。抑郁量表数据处理采SPSS19.0统计软件分析。首先,经正态性检验得知每组患者年龄、SDS及MADRS评分不符合正态性分布,故改用非参数秩和检验。脑功能数据处理采用统计参数图(SPM8)、静息态fMRI数据分析工具包(REST)、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数据处理助手(DPARSFA)等标准数据处理软件对脑功能数据进行预处理和相关统计学分析。再分别以左侧下丘脑室旁核(pa:2.2,-1.4,-12.3)、左侧下丘脑后部(ph:3.1,-9.1,-9.7)、左侧下丘腹内侧核(vmh:3.6,-3.8,-16.1)为种子点,采用功能连接(FC)的方法,分析MDD腹针组与假针组针刺前后左侧下丘脑与全脑FC变化情况。结果:1.腹针组、假针组MDD患者年龄基本分布于30-58岁之间,两组平均年龄约为44岁,除了假针组峰度系数p值为0.20>0.10,腹针组峰度系数和两组偏度系p值均是<0.10,故两组年龄数值不属于正态性分布,采用两组间秩和检验,经分析后,z值为0.962>0.1,说明两组组间年龄差异无显著性。2.腹针组与假针组治疗前后SDS、MADRS量表评分比较,经两样本组间秩和检验,治疗前两组SDS、MADRS量表评分比较Z值分别为0.657、0.763>0.050,说明两组间治疗前差异无显著性。治疗后两组SDS、MADRS量表评分比较Z值分别为0.010、0.000<0.050,说明两组在治疗后差异有显著性。另外治疗后,腹针组与假针组SDS平均数及标准差分别为36.63±2.079和46.32±1.692;两组MADRS平均数及标准差分别为5.44±1.266和14.06±1.034,显示两组治疗后数值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但是以腹针组下降幅度较假针组明显。3.抑郁症下丘脑功能连接磁共振结果:(1)以左侧pa为种子点,MDD患者腹针治疗前后功能连接改变脑区包括:右侧枕中回、左侧枕中回、左侧中央前回、左侧中央旁小叶功能连接降低。(2)以左侧ph为种子点,MDD患者腹针治疗前后右侧小脑上脚、左侧小脑上脚功能连接降低。(3)以左侧vmh为种子点,MDD患者腹针组治疗前后功能连接改变的脑区包括:左侧颞中回、左侧楔叶、左侧中央前回、左侧三角部额下回、右侧中央后回功能连接降低。(4)以左侧pa、ph为种子点,MDD患者假腹针治疗前后功能连接无变化。(5)以左侧vmh为种子点,MDD患者假腹针治疗前后功能连接改变脑区包括:右侧梭状回、右侧眶部额上回、右侧颞中回、左侧角回、右侧角回功能连接降低。(6)以左侧vmh为种子点,MDD患者腹针组与假针组治疗前后功能连接差异无显著性。结论:1.腹针组与治疗组治疗后SDS及MADRS抑郁量表数值均下降,但是以腹针组下降幅度较明显,因此抑郁症腹针组治疗效果较假针组好。2.腹针组、假针组均造成全脑与左侧丘脑功能连接减低,但腹针组涉及脑区明显多于假针组,这有助于解释临床上腹针组疗效优于假针组,为进一步揭示腹针治疗抑郁症中枢机制提供影像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