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礼法思想研究——从政治文化角度论荀子对礼法的重构

来源 :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nicom_1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旨在强调荀子在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荀子为战国末年之大儒,曾于齐稷下学宫三为祭酒,是孔子以后集儒家之大成者。自先秦诸子思想过渡至汉代经学之发展上,荀子扮演极为重要之角色。汉代以后,历代的统治者在治国方略上,无不暗合荀子对于国家政治制度的设计和构想,由此可见荀子在中国古代政治文化中的地位。 本文不限于对荀子思想某一方面、某一角度进行研究,而着重从整体思路上加强了解,避免陷入荀子思想研究之零零碎碎的局限。这样,从研究的角度上,就必须从历史背景上分析荀子所处整体趋势,分析荀子对于这一趋势的把握,分析荀子本身所具备作为先秦儒家终结的条件,并最终总结出荀子对礼法关系的整合所作的贡献,因此,本文将侧重从政治文化的角度进行阐述。 有了此一研究角度的前提,本文从两大方面论述荀子对于国家政治的理解:一是从荀子思想体系内部论述荀子对礼法关系的构造,二是从国家的概念和人性的分析两个议题出发,论述荀子如何完成政治理论的建构,完成他对儒家礼法思想的改造。在第一个方面,荀子引法入礼,他将法纳入到礼的体系之中,更注重于礼的实际操作层面去努力。在第二个方面,不管是对于人性的思考,还是他出于对国家功能的重视,无不基于国家政治文化的考虑,无不是围绕着服务于统治策略这一终极目的。从这一角度讲,荀子对礼法的重构改变了孔孟儒家“迂远而阔于事情”的传统。 然后世学者论说之所及,皆以“性恶”为荀子之疵,而甚不重其学说之大体。且多以为孟子言内圣,荀子言外王,没有注意到荀子对礼法关系的调整,没有注意荀子对传统儒家思想中礼与法功能的补充和转换。有鉴于此,本文以荀子对礼法的阐述为研究对象,以证成其学说之主体不仅为“性恶”,也不仅是“化性起伪”,而应有更深一步递进的层次,看到荀子学说的重心是涉及礼乐制度,最终是为了完成博大精深的政治结构而服务的,此即为其学说之深层意义。
其他文献
人类淋巴细胞存在两种主要的细胞群体,即T淋巴细胞与B淋巴细胞,二者在细胞发生、功能和表面性质等方面都有所不同。通常可根据其表面标志进行鉴别:B细胞有易于检出的表面免
论文旨在探讨达米特逻辑哲学思想的全貌,着重考察达米特逻辑哲学的基本思路与方法、达米特的意义理论与真理理论、达米特对演绎的辩护以及达米特的逻辑基础等问题,这些问题都是
自改革开放以来,为了改变因极左思潮而造成的人们对哲学的极度偏狭理解,中国哲学界开始了一场以“哲学自身”为对象的反思与研究活动,持续至今已有20余年。本论文的目的即在于对
  自从安瑟伦给出关于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以来,上帝存在的证明问题就被纳入进了宗教哲学问题的思考之中,并成为宗教哲学的基础与核心。休谟立足于他本人的彻底经验论立场对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
在西汉末年今文经学、古文经学纷争的情势下,扬雄的经学独立于官方经学传承谱系,表现为“既批判今文经学又吸取其知识资源、既偏重古文经学又与其为学目的不同”的特点,他与汉代
初期的《知音漫客》,虽然封面设计与漫画内容相一致,但是在元素搭配上没有体现出特色,趋于大众化,而且也偏重于低龄化。随着《知音漫客》封面设计的不断创新,设计中融入了平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党和政府明确提出把构建和谐社会摆在一个重要位置,从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三位一体”的发展布局扩展为包括社会建设在内的四位一体的发展战略布局,这是党
作为全社会信息化程度最高的群体之一,高等学校首当其冲地感受到信息网络化的巨大冲击,感应着未来网络社会的种种影响.这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该文涉及的主要是这一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