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们在光热、光电、光磁等相互交错发展的领域开展众多科学研究取得重大突破后,多功能和高集成度成为了人们一直追求的目标。在此,我们开发了具有可调光激发波段和可控光电、光热响应过程的多功能稀土掺杂发光材料。我们通过选择一个窄带隙的基质材料(Bi2O3)和稀土掺杂离子(Sm3+,Nd3+,Eu3+),以多种能级配置作为发光中心,使得部分激发带消失。并且预测了该发光材料将有可能在单一材料系统中集光屏蔽,温度探测和光电探测于一体。除此之外,我们也提出了改善长余辉性能的方法。对于余辉衰减时间的改进,我们利用光致发光光谱和热释光的测量来研究不同共掺杂剂离子(M3+=Tm3+,Ga3+,Pr3+,Yb3+,Nd3+)对Zn2Sn O4:Cr3+长余辉发光材料的发光强度和陷阱分布的影响。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利用高温固相法合成稀土掺杂的发光材料Bi2O3:Re3+(Re3+=Sm3+,Nd3+,Eu3+),通过X射线衍射仪对所有掺杂浓度的样品的物相结构进行分析,发现掺杂离子并未引起基质材料结构的变化。同时,根据各个样品的不同的掺杂,找出掺杂离子的最佳浓度。通过实验测试和理论研究得出Bi2O3和Bi2O3:Sm3+的带隙大小。对样品的光谱进行测试,在紫外区域(波长<450nm)没有出现掺杂离子的特征激发峰,实现了能级淹没。在文中,我们还展示了Bi2O3:Re3+(Re3+=Sm3+,Nd3+,Eu3+)发光材料的温度诱导电子再分布现象。除此之外,Bi2O3:Re3+(Re3+=Sm3+,Nd3+,Eu3+)样品在可见光的激发下表现出优异的电流响应,并且随着激发源强度和波长而变化。(2)同样利用高温固相法合成稀土掺杂的近红外长余辉发光材料Zn2Sn O4:0.3%Cr3+,0.5%M3+(M3+=Tm3+,Ga3+,Pr3+,Yb3+,Nd3+),通过X射线衍射仪对样品的物相结构进行分析,发现掺杂离子并未引起基质材料结构的变化。通过荧光光谱测得其发射带在650nm到850nm之间,发射峰位于810nm处。本章我们主要通过光致发光光谱和热释光曲线研究了不同M3+(M3+=Tm3+,Ga3+,Pr3+,Yb3+,Nd3+)掺杂离子对于发光强度和陷阱分布的影响。该工作进一步揭示Tm3+掺杂离子最适合用于提高发光强度,并且能够为室温下余辉材料提供最佳陷阱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