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研究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cmdl_C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镇化的含义通常包括经济城镇化、产业结构城镇化、人口城镇化、空间城镇化、生活方式城镇化等多个方面。从动态上看,它是一个经济社会结构的演进过程,这个过程不仅表现了人口、空间及生活方式向城镇的转移,还反映了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产业结构是指在国民经济中,不同产业部门之间和各个产业部门内部之间的构成。产业结构是在商品经济发展和社会分工扩大的基础上产生并发展起来的,社会分工提高了生产效率,导致社会剩余产品出现,使得交换成为可能;交换频繁促进了空间集聚,为城镇的出现提供了客观条件。因此城镇化与产业结构是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客观存在并相互影响,二者之间具有相互作用的联系。在推进和深化城镇化进程中,产业结构的变动规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产业推力作用,有力促进空间资源要素的整合;在产业结构变动过程中,城镇化通过对三次产业的不断提升和带动,推动了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优化产业结构需要以城镇化为依托,为其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这对加速城镇化进程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安徽省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发展迅速,但与发达省份相比,安徽省城镇化与产业结构的协调发展仍然存在差距。表现为:各地区城镇化水平发展不平衡、城镇化程度总体质量不高、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不足;产业结构内部结构不合理、第三产业比重较低,城镇化发展明显滞后于工业化发展。安徽省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发展存在的诸多不协调问题,影响安徽省推进城镇化进程和调整产业结构整体布局,从而给经济增长带来负面影响。因此,研究城镇化与产业结构的协调发展问题,可以为安徽省制定有效的产业政策、加速城镇化进程、以及城镇化与产业结构相互促进提供理论依据。本文选取农业大省安徽省为个案,运用经济学的相关原理,在收集大量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的相关理论和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对安徽省城镇化发展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中存在的不利因素,利用实证方法对安徽省1995-2011年城镇化与产业结构相关数据进行计量分析和研究,得出安徽省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的相互关系的结论,并针对结论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电子档案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档案信息化建设也已成为当今档案工作的重心,而随之产生的电子档案安全问题和如何进行防范就成为档案信息化建设
城乡关系问题,是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时起就面临着的一个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的重要问题。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人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对城乡关系问题作了一系列的论述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发展模式已经成为当今职业教育发展的主流。经过多年探索,高职院校形成了"校中厂""职业教育集团""订单班""企业校区"等多种灵活多样的校企合作模式。通
2007年1月1日起,新企业会计准则开始在上市公司范围内实施,该准则在一定程度上达成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协调性和一致性的期望,但这并不意味着会计准则执行的国际趋同。国内外
<正>信息化背景下档案服务创新模式是我国档案事业发展的趋势,备受档案界瞩目。档案工作是高校教育管理的基础工作,创新档案服务模式,对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
莫言是当代文坛上有影响的作家,对于他近年的小说创作,读者一直存在争议。本刊特邀渤海大学当代文学研究所的几位青年学者对莫言近年小说创作进行评论,以飨读者。
语言是思维的表现,而思维又制约着语言。笔者通过平时的作文批阅发现:高中生通过几年的英语学习,有了一定的语法知识和词汇量,但写出来的英语句子依然有许多是中式英语,即在汉
<正>伴随着又一个毕业的日子,我校迎来了2010届赴西部和基层表彰大会,6月25日下午由我校就业指导中心组织在怀士堂为17名赴西部和基层就业毕业生、11名"三支一扶"计划毕业生
批判性思维的发展是创新能力发展的前提,数学批判性思维是批判性思维在数学中的体现,数学教师有义务也有责任引导学生积极开展思维活动,使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得到最大程度
《庄子》33篇,一般都认为内7篇为庄子所作,外15篇、杂11篇则观点不一。古代注家曾指出其中有些作品并非庄子所作。近些年有不少论述庄子或涉及庄子的著作,不分真伪,将外、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