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基因复合体(HLA)-DRBl*09、12、15三个等位基因对广西地区乙肝病毒感染相关性肝病(简称“HBV肝病”)病情进展的影响,以及等位基因对慢性HBV肝病患者e抗原表达的影响,为寻找慢性乙肝病情转归的易感基因或拮抗基因提供线索。方法:随机选取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及肿瘤医院肝胆外科就诊的HBV感染相关性肝病患者265例作为研究对象的病例组,包括慢性无症状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asymptomatic chronic hepatitis B,简称“慢性HBV携带者”或ASC)64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简称“慢乙肝”或CHB)8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liver cirrhosis,简称“肝硬化”或LC)65例、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简称“肝癌”或HCC)56例,另外以体检健康的正常人75例作为正常对照组(normal controls,简称“对照组”或NC);根据2005年中华医学会《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的诊断标准及本研究拟订的排除标准确定研究对象,共纳入340例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为广西户籍。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基因扩增(PCR-SSP)方法检测HLA-DRB1*09、12、15等位基因在研究对象中的表达,统计分析三个等位基因表达与HBV肝病的关联性。结果:(1)HLA-DRBl*09及*12两个等位基因在各肝病组及对照组中表达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而HLA-DRBl*15等位基因在各肝病组及对照组中表达频率组间分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x2=15.448,P=0.004);进一步分析HLA-DRBl*15等位基因在各肝病组间表达频率两两比较结果显示,乙肝肝硬化组表达频率为10.8%,显著低于其余各组,分别与正常对照组(34.7%,x2=11.038,P=0.0008)、慢乙肝携带组(39.1%,x2=13.840,P=0.0001)、原发性肝癌组(33.9%,x2=9.564,P=0.002)、慢乙肝组(33.8%,x2=10.551,P=0.001)比较,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值均<0.05);其余各组之间两两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值均>0.05)。(2)HLA-DRBl*09/12/15等位基因对HBeAg表达的影响根据乙型肝炎病毒标记物检测结果,将265例慢性HBV感染者分为HBeAg阳性组和阴性组,各肝病组也分为HBeAg阳性组和阴性组,比较每个基因在HBeAg阳性组和阴性组之间表达频率的差异,并分别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统计结果显示HLA-DRBl*12等位基因在265例HBV肝病患者中,HBeAg阳性组的基因频率为34.5%,HBeAg阴性组的基因频率为18.7%,两组间基因频率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x2=8.541,P=0.003);进一步比较HBeAg阳性组与正常对照组(17.3%)的基因频率也有具有统计学差异(x2=6.616,P=0.010)。(3)HLA-DRBl*09/12/15基因在壮、汉族研究对象中的分布统计结果显示,在251例壮族组中,HLA-DRBl*09.12.15等位基因表达频率分别是19.1%、23.1%和29.1%;在83例汉族组中分别为19.3%、25.3%和34.9%;在病例组民族分析中,三个等位基因在汉族和壮族组间的表达频率均无统计学差别;在正常对照组民族分析中,三个等位基因在汉族和壮族组间的表达频率均无统计学差别。结论:(1)HLA-DRBl*15等位基因可能降低HBV感染者进展为乙肝肝硬化的风险,即该基因可能是广西慢性HBV感染者发生肝硬化的抵抗基因;(2)在广西慢性HBV感染者中,携带HLA-DRBl*12等位基因患者可能不利于自动清除e抗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