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一世纪的经济高速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各界纷纷探索着新型管理模式以适应生存发展的需要。随着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深入,国企迫切要求革新陈旧的观念以及落后的管理模式。全面预算管理具有预算的基本功能,即以数量关系表示企业生产经营各个环节的资源需求,但是弥补了传统预算的缺陷,是一种具有战略概念导向的综合管理工具,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全面性的特点。我国在本世纪初开始由政府在国有大中型企业中正式推行全面预算管理,标志性事件是由国家经贸委发布的《关于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加强企业管理的规范意见》。但是,国内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在该领域的研究与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与发达国家之间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因此,国有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研究是一项有待深入研究的课题,对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速其健康转型,降低运营成本,优化资源配置,实现战略目标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采用了规范性研究结合案例分析的方法,首先对全面预算管理的研究背景与基础理论作了详细综述,为之后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在此基础上对当前中国国有企业中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现状及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考察与探讨,进一步从组织体系、制度体系与循环体系三个维度构建了全面预算管理框架结构。在构建整体框架体系的过程中,本文重点阐述了基于战略导向的全面预算管理,将战略核心理念引入到预算编制、执行与考核之中,通过平衡计分卡(BSC)等现代企业管理工具将战略与预算对接起来,有效弥补传统预算存在的缺陷以及当前全面预算管理尚存的不足之处。基于对前述理论与现状的全面剖析,本文特别选取一大中型国企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重点案例分析,对其全面预算管理实施背景,历程,工作开展,体系构建,方法选择,评价考核等环节作了详细了解与介绍。该国企在实施全面预算管理中引入了战略管理的理念与方法,在数十年的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经验效果,值得其他企业的借鉴的同时依旧也存在着不足,最后本文基于此案例为今后我国国企全面预算管理的完善与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对策与建议,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与本文的不足之处进行了总结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