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中苏文化协会”的翻译文学研究——以《中苏文化》为中心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t584586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上世纪30年代日本大举侵华、中苏复交的时代大背景下,1935年10月25日,致力于介绍俄苏文化的“中苏文化协会”在南京成立,并于抗战初期迁往重庆,以其机关刊物《中苏文化》为中心,在整个抗战期间都致力于对苏联政治、经济、军事、社会以及前线和文化的介绍。而对俄苏文化的介绍,则主要集中在对俄苏文学的译介上面。因此,《中苏文化》上的翻译文学,既是重庆抗战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苏文化交流的载体之一,体现出特殊年代里文学艺术所表现出的审美需求与社会功用性。对“中苏文化协会”在抗战期间的翻译文学的研究,既有利于梳理中国文学对俄苏文学的接受情况,也可窥见中国文学对俄苏文学的影响。  在具体的行文过程中,本文从三个方面进行研究:第一章对“中苏文化协会”在抗战期间的文学翻译情况作出了精确统计,并按照内容不同分为对俄苏作家、作品、文艺思潮与理论的介绍,其中作品从小说、戏剧和诗歌三个方面进行了统计。第二章将译介过来的作品放在抗战的时代语境下进行分析,包括从艺术立场来看其文学性是其作为期刊的本质特征;从其阶级立场来看这一期刊在文本选择中的反抗特质;另外,在世界格局的大环境中,“中苏文化协会”也在成为反法西斯的一员时具备了反战性的特征,而这一特征,自有其阶级立场所决定,也有其紧跟苏俄思想的影响。第三章则从文化方面进行分析,“中苏文化协会”所做的文学翻译与中国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联系使中苏文学共同构成世界反法西斯文学的一部分,对中国抗战的胜利以及世界范围内的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都有着重要影响。
其他文献
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报刊杂志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语丝》以自己独特的风格实践着现代性的追求,并在思想史、文学史和期刊史上留下了灿烂的光芒。本文的重点放在北京时期
配电网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规划方案进行综合评估有利于提高决策水平和投资效益,现有研究成果较少将抗灾能力和地区特点等因素纳入配电网规划综合评估中.为
生活中,父母们是否发现孩子们常有这样的举动:他们用手抚弄阴茎或外阴,或是在突出的家具棱角上摩擦生殖部位,甚至骑在某种物体上向前和左右扭动身体等,面对孩子这些奇怪的举动,父母往往感到非常奇怪,其实心理学把这些表现称为“儿童手淫”。当面对这种情况,父母们应该怎么办?    湿疹刺激她夹腿    兰兰3岁了,上幼儿园小班。上个月她患上了湿疹,外阴处生出粒粒红疹,整日哭闹着说痒,还用两腿交叉来回摩擦止痒。
中国古典诗歌是文学艺术中一种最古老、最成熟、而影响最为深广的文学样式。中国是诗的泱泱大国。中国古典诗歌有着深厚悠久的民族传统,在很大程度上已成为国人的“精神文化基
本文对米兰·昆德拉小说中的幽默性进行了研究。幽默,一种轻逸的形式,米兰.昆德拉却用来表现重大的生存主题。在昆德拉的小说世界中,幽默已不单指修辞学意义上的幽默,它更多
正如孩子长到一定年龄时便会问自己从哪儿来一样,他们随时也可能问一些其它的敏感问题。比如“我们家很有钱么?”“爸爸你一个月工资有多少啊?”等等,这些与金钱相关的问题很难单纯地用“是”、“否”或数字来回答。因此,如何在这个时候巧妙地回答孩子,便成了一件很值得家长们探究的事情了。    ●情景一:    孩子:“妈妈,我们家很有钱吗?为什么我们的房子比别人家的大好多呢?”  妈妈:“小孩子问那么多钱不钱
期刊
李清照是诗、词、散文皆有成就的宋代女作家,其成就最高的当属词。李清照以知识女性特有的艺术感受,来展示前人未曾展示过的种种人生境况和生活情趣,她在词中塑造了大量的女性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