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三十年代随着抗日战争的爆发,国内政治经济环境发生了剧烈的变化,甘肃省作为抗战的后方,其政治经济地位有了极大的提高,国民政府对其重视程度较之往昔大大提高。甘肃省地处边远,土地贫瘠,经济落后,金融枯竭,农业、工商业举步维艰。为了改变这种落后的经济状况,发展甘肃省的经济,开发甘肃省的矿产资源,以支持抗战,中中交农四大国家银行渐次入驻甘肃。这一时期,以甘肃省银行为代表的地方金融力量也逐渐崛起。各银行按照国民政府财政部的有关政策法规组织经营,其存款、放款、汇兑、农贷、代理国库、代理省库、保险等业务,使资金流通更加通畅,活跃了资金市场,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工农业发展。但是,长期物资缺乏,物价飞涨,加之法币无节制地发行,通货膨胀不可遏制,银行业业务经营方向也趋向于投机,经济状况日趋恶化。
本文考察了实力最强大,对甘肃经济发展影响最大的中中交农四行及甘肃省银行的业务经营情况,剖析了20世纪三四十年代甘肃省银行业的发展历程,探讨了银行业的业务发展和区域经济建设的关系,并对这一时期的西北银行业发展的基本特点作了概括性的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