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总结大肠息肉的临床病理特点,探讨再次检出息肉的危险因素及息肉切除术后最佳的随访策略。方法:1.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415例在宁夏医科大学总院消化内科住院行大肠息肉内镜下切除治疗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2.收集和记录符合纳入标准患者的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吸烟史、饮酒史等临床资料。3.收集和记录符合纳入标准患者首次在我院行内镜下大肠息肉切除治疗的时间,息肉的部位、大小、数量、病理类型,分析总结大肠息肉的临床、病理特点。4.收集和记录符合纳入标准患者在息肉切除术后复查结肠镜检查的时间及结果,分析再检出息肉的临床病理特征,总结再次检出息肉发生的危险因素及探讨最佳随访策略。5.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共415例,包括腺瘤性息肉303(73.01%),非腺瘤性息肉112例(26.99%)。腺瘤性和非腺瘤性大肠息肉在性别、年龄、吸烟史、息肉直径、息肉数量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民族、饮酒史、高血压病、BMI、息肉部位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年龄≥60岁、有吸烟史、息肉直径≥10mm、息肉数量≥3个,发生腺瘤性大肠息肉的可能性较大。2.415例大肠息肉患者中,息肉切除术后复查结直肠镜检查者165例,其中107例再次检出息肉,再检出率64.85%。单因素分析发现再次检出息肉与未再检出息肉在性别、年龄、吸烟史、饮酒史、息肉直径、息肉数量、病理类型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行二元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年龄、吸烟史、息肉直径、息肉数量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息肉切除术后随访期间,第1年息肉的再检出率为61.68%,明显高于第2、3年息肉的再检出率。结论:1.男性、年龄≥60岁、有吸烟史、息肉直径≥10mm、息肉数量≥3个,发生腺瘤性大肠息肉的可能性较大;2.性别、年龄、吸烟史、饮酒史、息肉直径、息肉数量、病理类型是再检出息肉的危险因素,其中年龄、吸烟史、息肉直径、息肉数量是其独立的危险因素;3.大肠息肉内镜下切除术后1年复查结直肠镜检查是值得推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