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们生活水品的不断提高,不少城市出现宠物热,由于各种工作、生活原因,人们遗弃动物的行为也越来越多,致使流浪犬的数量不断增多。流浪犬因受生活环境及其生活习性的影响,使其体内外携带了大量的寄生虫病原,其中部分寄生虫病原是人畜共患的病原,并且由于流浪犬的流动性很大,可能造成寄生虫病的广泛传播,对人们的生活环境及身体健康带来了不利的影响。犬体外携带的寄生虫主要有蜱虫、螨虫、虱、蚤。犬体内的寄生虫主要有吸虫、绦虫、线虫等以及犬新孢属球虫、犬巴贝斯梨形虫、杜氏利什曼原虫、锯齿状舌虫等病原。 针对流浪犬现状这一社会问题,本人于2011年11月至2012年6月,对乌鲁木齐市流浪现状进行了调查,并随机抓捕乌鲁木市四个地域的流浪犬90只。其中20只进行蠕虫剖检,另70只进行粪便检查及血清学实验。流浪犬现状调查结果为我市流浪犬集中聚集在流动人口聚集区和城乡结合部,食物来源充足,居住条件较好,繁殖成活率较高,健康犬占到总调查犬的86.7%。被检测的20条流浪犬中,寄生虫感染率为25%,其中犬复孔绦虫为25%,犬狮弓蛔虫的感染率为5%,其优势虫种为复孔绦虫与狮弓蛔虫。粪便检查结果四个地区寄生虫的感染率分别为:沙区花园小区犬球虫为50%、线虫为45%、绦虫为20%;河南东路南一巷犬球虫为68%、线虫为60%、绦虫为30%;新疆农大本部犬球虫为66.7%、线虫为30%、绦虫为5%。石油新村犬球虫为53.5%、线虫为25%、绦虫为15%。血清学实验(包括弓形虫和新孢子虫)结果为四个地区的平均阳性率分别为:0%、40%、13.3%、17.8%。这些参数可为乌鲁木齐市流浪犬的驱虫及防治提供了一定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