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染料废水色度大,含盐量高,染料难生物降解,采用传统的生物法进行处理,废水的高盐度常会导致细胞失活或者胞浆分离,净化效果差。因此,开拓能够耐受高盐且可快速降解染料的废水生物处理系统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论文以偶氮染料降解为研究目标,筛选、分离耐高盐微生物,考察其生理生化特性;研究其对高盐废水中染料的降解特性及生长特性;探究构建由耐盐微生物、氧化还原介体和载体组成的生化体系,研究其对偶氮染料生物脱色的促进作用。从印染厂排水沟污泥中分离筛选出的耐盐菌株,进行生理生化和16S rDNA鉴定,为Halomonas sp.GYW,菌株GYW的16S rDNA在GenBank中登录的序列号为EF188281;可以在盐度为0~20%的环境中生长,当盐浓度不超过10%时生长良好;最适生长pH为7.5,最适生长温度为30℃;甜菜碱可以提高菌株在高盐条件下的生长速率。以酸性大红GR为考察对象,当NaCl浓度小于10%时,对染料的脱色率影响较小,超过10%则严重抑制染料的降解;含盐量相同时,Na2SO4对染料脱色率的影响小于NaCl;菌株可利用小分子化合物作为降解染料的共代谢碳源,48小时脱色率可达70%以上;菌株对单偶氮和多偶氮染料均具有较高的脱色效果。采用固定化技术,通过优化组合,以涤纶布为载体,用醌类化合物—分散翠蓝S-GL作为介体进行修饰,使耐盐菌对偶氮染料的脱色速率提高1.5~2倍,氧化还原电位降低80mV左右,并具有良好的可重复性和对染料降解的广谱性。研究结果表明,醌类化合物分散翠蓝S-GL起着与辅酶相似的作用。由醌基修饰载体和耐盐菌构成的生物体系对偶氮染料有良好的降解效能,弥补了目前同类研究存在的不足和缺陷,具有较好的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