苎麻雌性不育形态解剖学观察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ntao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发现的几种苎麻雌性不育苎麻在育性和光敏感上表现不一致,由于雌性不育但雄性可育,可通过有性杂交的方式培育无籽苎麻,为无籽苎麻的培育提供了很广泛的应用前景。本研究对这几种雌性不育的雌花进行形态解剖学的观察,从解剖学水平上观察雌花败育的时期及败育时的细胞形态,为雌性不育的无籽育种打下基础,本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 不同苎麻雌性不育材料表现败育的部位及时期均不一致。PFS为花芽分化期的花被形成到心皮缝合时期,表现为花芽的死亡;NFS雌花的心皮短缩,不能包被胚珠,更不能缝合并伸长形
其他文献
Question answering is an important problem that aims to deliver specific answers to questions posed by humans in natural language. How to efficiently identify t
细胞质雄性不育实现了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的三系配套,是当前杂交水稻生产中利用的主要类型。细胞质雄性不育和核基因控制的育性恢复是广泛应用于作物杂种优势育种的遗传
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经常受到生物和非生物胁迫因素的影响,为了适应逆境条件,植物已经进化出一套复杂的、综合的调控系统,在此系统中WRKY转录因子家族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其
以杂交棉新品种农杂62为供试材料,研究了播期、密度、施N量对棉铃形成时空分布及产量构成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 1 播期、密度、施N量对杂交棉“农杂62”成铃时间分布的影响表现为:伏前桃在总铃数中所占比例随播期推迟而减少,随密度增大而略有增加,施N过多或过少均减少伏前桃比例;秋桃比例随播期推迟而增加,随密度增大而减少,随施N量增加而增加;伏桃在总铃数中所占比例最大,平均为62%。 2
四倍体小麦(AABB,2n=4x=28)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和形态学变化,极强的生态适应能力和抗虫抗病、耐盐碱等理想的农艺性状,被广泛用作小麦育种种质资源,然而人工选择和自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