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住房是人类生产生活最基本的物质前提之一,其具备的福利保障性质对国家和居民个人有着重大意义。伴随武汉市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房地产业发展迅速,但是迅速上涨的房价超越了武汉市居民的住房实际负担能力,诸多家庭存在支付困难,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住房问题。在现行市场经济运行中,我国建立了多层次的住房供应体系,中高收入阶层通过市场化手段实现住房需求,中低收入阶层则通过购买保障房解决住房问题。住房支付能力是指居民对某一价格住房的负担能力,包括购买、租赁并长期持有该住房的能力。本文在结合国内外相关资料基础之上,以“武汉市居民住房支付能力”为研究对象,结合影响住房支付能力的四个因素:房产价格、居民收入、利率水平、政策制度,利用房价收入比和月供收入比两个指标来描述武汉市居民住房支付能力,并利用剩余收入法估算当前武汉市居民支付能力所能负担的最大住房面积;同时指出对于支付能力应该辩证对待,不仅需要量的提高,更需要质的改善,住房支付能力的优化不能以抑制非住房消费支出为代价,住房的购买和持有不能降低原有的生活质量。本文使用ARIMA时间序列模型预测未来武汉市居民的住房支付能力,并为改善住房支付能力提出相关措施,主要包括:保持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的持续增长,缩小收入差距;避免激进式炫耀性消费,树立理性住房消费观念,大力发展住房二级市场,引导住房消费梯级改善;改进政府调控方式,增进政府对住房市场调控,,划清政府与市场的行为界限,避免政府寻租;促进住房市场信息公开,严厉打击囤积住房行为,完善住房金融保障制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