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语言常常被看作是探索人类心灵的隧道。研究者们发明并采用了各种各样的方法,孜孜不断地探求语言的本质,相关研究可谓浩如烟海。其中尤以探讨语言理解的本质和规律的工作最受研究者们的重视。作为语言理解的基本形式与核心,句子水平的语言理解暨句子加工过程是语言整体理解的基本形式与核心,因为该过程不仅包括基本的(视觉或听觉)信息编码过程、单词识别,而且还涉及对单词串进行句法与语义分析等较为复杂的心理过程。
研究者们普遍认为,句子加工过程涉及句法加工和语义加工两个心理成分。大多数研究采用语义违例(如“Some peoplealarm books.”)和句法违例(如“Some people loves books”)范式,试图通过局部单词或单词串的畸变,在保持句子完整性的基础上,诱发因违例所引起的句法加工与语义加工过程的认知冲突,藉此证实二者的相互关系。
利用以反应时实验为核心的行为研究技术,一些研究者对句法加工和语义加工何时发生以及相互关系逐渐形成了具有代表性的四个理论模型。平行说认为句法加工和语义加工一直在不断整合且彼此交织在一起;模块观主张在最后才会进行整合;交互观认为加工虽有先后顺序,但相互依赖、彼此整合;竞争模型则主张以句法规则为核心的线索加工对句子理解具有决定性作用。之所以出现如此分歧,关键在于这些理论所依托的都是行为技术采集的数据。这些数据无法拟合即时快速发生的句法加工和语义加工过程,更无法精确锁定它们各自起作用的时间历程及其相互作用的时间轨迹。为此,必须运用一种能够对几乎在无意识状态下瞬间完成的语言理解的全过程进行连续测量,而且还要对发生在不同的分析水平(如句法、语义等)的认知过程非常敏感的研究技术。
自20世纪80年代初Kutas和Hillyard的开创性研究肇始,大量证据证明事件相关电位技术(Event Related Brain Potentials,简称ERP)对句子加工的许多方面非常敏感。与反应时范式相比,ERP无需添加干扰任务和被试的意识性判断即可提供语言分析过程的反应时与皮层活动数据,这就使得可以对句子加工过程进行锁时很高(单位为毫秒级)的实时监测,甚至可以测量“内隐”加工过程。在实验结束后还可利用“离线”(off-line)技术开展研究,进而将句子加工的认知过程与潜在的神经生理活动紧密地联系起来。
而今,以ERP作为技术支撑的句子加工研究已经为一语句子加工的认知神经机制提供了不少启示。研究者们基本上证实了语义违例和句法违例会引发性质完全不同的ERP成分(如语义分析的特异性ERP成分为N400,句法分析则涉及ELAN、LAN和P600等诸多ERP成分),并且由此建构了一些比之传统的行为研究更具说服力的句子加工的认知神经模型或理论,极大地推进了句子加工认知神经机制的理论建模工作。
然而,与一语研究相比,二语句子加工认知神经机制的研究尚处于验证和探索阶段。目前有关二语语义加工的ERP研究与一语的结果比较相似:语义违例会引发N400,只不过波幅比母语者小、潜伏期有所滞后。有的研究甚至认为一语与二语之间没有差异。但是,二语句法加工的ERP研究结果却与一语的相关结果很不一致。大量研究发现,对于晚期二语习得者来说,二语熟练度以及一语和二语句法相似性等因素可能直接影响着二语理解过程,但是具体结果和理论解释上还有很多分歧与模糊之处,主要存在两个关键问题:第一,以往研究极少关注二语习得者如何理解二语句法结构这一问题。以英语为例,近年来ERP研究仅限于短语结构限制和动词一致等方面,没有很好地探讨诸如语态(如被动语态)、语气、时态等重要的英语形态和语法现象所引发的句法加工过程,所得结论很难具有概括性和外推力。第二,一系列研究清楚地证实二语句法加工受到语言间句法结构相似性和二语熟练度的双重影响,但何者为主尚存争议。此外,绝大多数二语句子加工研究主要是以英语及其它印欧语系作为母语、另一印欧语系作为二语,偶见以某一印欧语系为二语、日语或韩语为母语的研究。关于汉语母语者的英语句子加工的心理机制的研究还比较少。众所周知,汉语是一种没有形态学意义上的变化的表意文字,而英语则具有丰富的形态变化,最好的例子莫过于英语动词的屈折形式。那么这种区别是否会导致汉语母语者的英语(二语)句子加工的认知神经心理机制具有独特性呢?因此,以汉语母语者为被试,开展二语为英语的句子加工认知神经机制研究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
为此,采用英语所独有且非常重要的句法结构——被动语态来开展具体研究。同时依据被动语态和汉语中相关句式的关系,选取某些可以在句子中的词汇顺序基本没有变化的情况下转换为汉语(汉语“被”字句)的“直译型”被动句以及必须根据其意义进行句式转换方能形成相应的汉语句式的“意译型”被动句作为实验材料,依据判断英语被动句的句法形态所需的不同的信息类型及其难度,通过三个系列实验来探讨不同二语熟练度(包括中等熟练者和高熟练者)对被动句加工过程的影响。这些信息包括:1、动词是否呈现形式为“be+V-ed或be+V-en”;2、动词过去分词的形式是否正确;3、主谓关系是否具有合理性。
第一个实验通过设置无违例、句法违例、语义违例和双违例等四种实验条件,结果发现:高熟练者的反应时和正确率均快于和高于中等熟练者,说明熟练度可以预测英语被动句实时加工的程度和水平;在四种条件下均发现三种ERP成分及其变化:P200、N400和P600;高熟练者对于句法违例和双违例的处理模式相似,引发了最为明显的P600;中等熟练者对于语义违例和双违例的处理模式相似,引发了最为明显的N400;中等熟练者和高熟练者对于英语被动句的加工过程可能存在本质差异——前者以语义信息加工为中心,后者以句法信息加工为中心;行为指标分析结果支持语言间句法结构相似性效应这样的构念——直译句反应快、正确率高;意译句反应慢、正确率低,并且此效应在中等熟练者身上表现更加明显。ERP指标虽然未发现实质性差异,但直译句的P200效应更大,在各个电极点所出现的N400效应和P600效应也有不同表现:直译句引发了更明显的P600效应,意译句引发了较多的N400效应。
实验2在保持语义信息正确的前提下,操纵了三种识别难度不同的错误的句法信息(动词原形、动词过去分词形式错用、动词过去分词呈现为动词的现在分词),以期更加系统地探讨熟练度是否是影响二语者句子加工机制、尤其是句法加工机制的调节变量这个推论。结果发现:除了发现语言间句法加工相似性效应、熟练度效应和ERP的基本成分与实验1表现相似以外,只有在“动词原形”条件下出现了明显的N400效应,动词过去分词错用引发的P600最大;高熟练者对三种句法违例的敏感度均高于中等熟练者。
实验3通过系统操纵动词和主语的语义复杂度,破坏可能存在的主谓关系的语义再分析,进一步深入分析二语者英语被动句的加工机制及其与二语熟练度的可能关系。其中,实验3的子实验1在形式上回应了实验1,但是改变了谓语动词的语义通达性,使之对两类被试而言均很难提取正确的语义信息。结果发现:除了语言间句法加工相似性效应、熟练度效应和ERP的基本成分与实验1表现相似以外,双违例和语义违例引发的N400效应显著,无违例和句法违例均未引发负向的N400;句法违例和双违例引发的P600效应最显著,同时高熟练者P600的波幅明显高于中等熟练者。
实验3的子实验2在形式上回应了实验2,但是改变了谓语动词的语义通达性,使之对两类被试而言均很难提取正确的语义信息。结果发现:除了熟练度效应和ERP的基本成分与实验1表现相似以外,未发现明显的语言间句法加工相似性效应和N400效应;无违例引发的P600波幅最大。
实验3的子实验3破坏了充当主语的名词(即受事)的语义通达性,同时沿用了实验1的违例条件(暨无违例、句法违例、语义违例和双违例)。结果发现:除了语言间句法加工相似性效应、熟练度效应和ERP的基本成分与实验1表现相似以外,发现语义违例和双违例引发的N400效应和P600效应均最大,高熟练者引发的P600效应在任何情况下都大于中等熟练者。
依据系列实验发现的结果,在理论上获得了三大突破或成果:第一、发现二语者在二语句子加工中存在语义加工能力和句法加工能力发展的不均衡。在所设定的研究材料和条件下,无论是行为数据还是脑电反应,均比较充分地说明二语者的语言熟练度对二语句子加工能力的非均衡性影响:一般地,二语者表现出较高的语义加工能力,并且不太受到二语熟练度的影响,具体表现为两类被试在各种条件下的语义加工能力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比之语义信息加工能力,高熟练者和中等熟练者在句法信息加工能力上差异显著,并且成为造成句子加工质量和结果存在较大差异的决定性因素。各个实验的结果表明,高熟练者已经形成了对判断英语被动句正误的核心信息——动词过去分词形式是否正确的比较稳定的自动化加工模式,只有当动词的词义无法或很难提取时,这种模式才会遭到破坏,其句法加工活动才会与中等熟练者相趋同。而中等熟练者只是对那些具有明显错误的句法信息比较敏感。
对二语者来说,发现其二语句子加工过程具有动态化的特征,会存在根据依其水平而言语义信息的重要性或突显性而驱动语义加工或句法分析的机制,因而其语义加工和句法加工可能会表现出更多的平行主义而非序列论的特点,即会发生语义吸引说和论元扩展模型预设的情况:语义加工和句法加工各自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兼容性和切换性。因此,Friederici提出的三阶段神经认知模型不适用于二语者,特别是对诸如英语被动句这样的比较复杂的句法结构。对被动句这样复杂的句法结构而言,二语者表现出会对具有特殊意义或标记性的刺激特征进行了快速搜索与觉察,进而选择对被试而言已经形成自动化的加工策略——中等熟练者往往会率先进行语义加工,而高熟练者则可能会率先进行句法分析。此外,中等熟练者运用记忆的“心理词汇”而非计算的“心理语法”来分析和判断动词所表达的被动语态的正误,而记忆的“心理词汇”和计算的“心理语法”在神经基础和功能上则是分离的。也就是说,此类二语者关于英语内在的规则系统(即形式语法)尚未内化英语被动句的句法规则。高熟练者的情况则与之相反,他们面对被动句的分析已经可以结合记忆的“心理词汇”以及计算的“心理语法”来分析和判断动词所表达的被动态的正误。
第三,部分验证了一语对二语的迁移效应暨一语-二语句法结构相似性效应。具体表现为:在语义简单条件下,的研究结果与理论预期相似,即被试将直译句作为一种完整的句法结构而予以加工,而意译句却引发了更多的语义分析,并且在P600上出现了被试差异:高熟练者大于中等熟练者。这样的结果与以往相关文献中所描述的语言间的相似性效应是一致的。但是当主要的单词(包括动词和充当受事的名词)的语义通达性遭到破坏时,ERP所揭示的脑电活动却出现了近乎逆转的现象:直译句比意译句诱发出更大的N400效应,意译句则引发了更大的P600。造成这种结果的机制究竟是什么还有待进一步通过更加系统精细的研究来探明。
研究者们普遍认为,句子加工过程涉及句法加工和语义加工两个心理成分。大多数研究采用语义违例(如“Some peoplealarm books.”)和句法违例(如“Some people loves books”)范式,试图通过局部单词或单词串的畸变,在保持句子完整性的基础上,诱发因违例所引起的句法加工与语义加工过程的认知冲突,藉此证实二者的相互关系。
利用以反应时实验为核心的行为研究技术,一些研究者对句法加工和语义加工何时发生以及相互关系逐渐形成了具有代表性的四个理论模型。平行说认为句法加工和语义加工一直在不断整合且彼此交织在一起;模块观主张在最后才会进行整合;交互观认为加工虽有先后顺序,但相互依赖、彼此整合;竞争模型则主张以句法规则为核心的线索加工对句子理解具有决定性作用。之所以出现如此分歧,关键在于这些理论所依托的都是行为技术采集的数据。这些数据无法拟合即时快速发生的句法加工和语义加工过程,更无法精确锁定它们各自起作用的时间历程及其相互作用的时间轨迹。为此,必须运用一种能够对几乎在无意识状态下瞬间完成的语言理解的全过程进行连续测量,而且还要对发生在不同的分析水平(如句法、语义等)的认知过程非常敏感的研究技术。
自20世纪80年代初Kutas和Hillyard的开创性研究肇始,大量证据证明事件相关电位技术(Event Related Brain Potentials,简称ERP)对句子加工的许多方面非常敏感。与反应时范式相比,ERP无需添加干扰任务和被试的意识性判断即可提供语言分析过程的反应时与皮层活动数据,这就使得可以对句子加工过程进行锁时很高(单位为毫秒级)的实时监测,甚至可以测量“内隐”加工过程。在实验结束后还可利用“离线”(off-line)技术开展研究,进而将句子加工的认知过程与潜在的神经生理活动紧密地联系起来。
而今,以ERP作为技术支撑的句子加工研究已经为一语句子加工的认知神经机制提供了不少启示。研究者们基本上证实了语义违例和句法违例会引发性质完全不同的ERP成分(如语义分析的特异性ERP成分为N400,句法分析则涉及ELAN、LAN和P600等诸多ERP成分),并且由此建构了一些比之传统的行为研究更具说服力的句子加工的认知神经模型或理论,极大地推进了句子加工认知神经机制的理论建模工作。
然而,与一语研究相比,二语句子加工认知神经机制的研究尚处于验证和探索阶段。目前有关二语语义加工的ERP研究与一语的结果比较相似:语义违例会引发N400,只不过波幅比母语者小、潜伏期有所滞后。有的研究甚至认为一语与二语之间没有差异。但是,二语句法加工的ERP研究结果却与一语的相关结果很不一致。大量研究发现,对于晚期二语习得者来说,二语熟练度以及一语和二语句法相似性等因素可能直接影响着二语理解过程,但是具体结果和理论解释上还有很多分歧与模糊之处,主要存在两个关键问题:第一,以往研究极少关注二语习得者如何理解二语句法结构这一问题。以英语为例,近年来ERP研究仅限于短语结构限制和动词一致等方面,没有很好地探讨诸如语态(如被动语态)、语气、时态等重要的英语形态和语法现象所引发的句法加工过程,所得结论很难具有概括性和外推力。第二,一系列研究清楚地证实二语句法加工受到语言间句法结构相似性和二语熟练度的双重影响,但何者为主尚存争议。此外,绝大多数二语句子加工研究主要是以英语及其它印欧语系作为母语、另一印欧语系作为二语,偶见以某一印欧语系为二语、日语或韩语为母语的研究。关于汉语母语者的英语句子加工的心理机制的研究还比较少。众所周知,汉语是一种没有形态学意义上的变化的表意文字,而英语则具有丰富的形态变化,最好的例子莫过于英语动词的屈折形式。那么这种区别是否会导致汉语母语者的英语(二语)句子加工的认知神经心理机制具有独特性呢?因此,以汉语母语者为被试,开展二语为英语的句子加工认知神经机制研究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
为此,采用英语所独有且非常重要的句法结构——被动语态来开展具体研究。同时依据被动语态和汉语中相关句式的关系,选取某些可以在句子中的词汇顺序基本没有变化的情况下转换为汉语(汉语“被”字句)的“直译型”被动句以及必须根据其意义进行句式转换方能形成相应的汉语句式的“意译型”被动句作为实验材料,依据判断英语被动句的句法形态所需的不同的信息类型及其难度,通过三个系列实验来探讨不同二语熟练度(包括中等熟练者和高熟练者)对被动句加工过程的影响。这些信息包括:1、动词是否呈现形式为“be+V-ed或be+V-en”;2、动词过去分词的形式是否正确;3、主谓关系是否具有合理性。
第一个实验通过设置无违例、句法违例、语义违例和双违例等四种实验条件,结果发现:高熟练者的反应时和正确率均快于和高于中等熟练者,说明熟练度可以预测英语被动句实时加工的程度和水平;在四种条件下均发现三种ERP成分及其变化:P200、N400和P600;高熟练者对于句法违例和双违例的处理模式相似,引发了最为明显的P600;中等熟练者对于语义违例和双违例的处理模式相似,引发了最为明显的N400;中等熟练者和高熟练者对于英语被动句的加工过程可能存在本质差异——前者以语义信息加工为中心,后者以句法信息加工为中心;行为指标分析结果支持语言间句法结构相似性效应这样的构念——直译句反应快、正确率高;意译句反应慢、正确率低,并且此效应在中等熟练者身上表现更加明显。ERP指标虽然未发现实质性差异,但直译句的P200效应更大,在各个电极点所出现的N400效应和P600效应也有不同表现:直译句引发了更明显的P600效应,意译句引发了较多的N400效应。
实验2在保持语义信息正确的前提下,操纵了三种识别难度不同的错误的句法信息(动词原形、动词过去分词形式错用、动词过去分词呈现为动词的现在分词),以期更加系统地探讨熟练度是否是影响二语者句子加工机制、尤其是句法加工机制的调节变量这个推论。结果发现:除了发现语言间句法加工相似性效应、熟练度效应和ERP的基本成分与实验1表现相似以外,只有在“动词原形”条件下出现了明显的N400效应,动词过去分词错用引发的P600最大;高熟练者对三种句法违例的敏感度均高于中等熟练者。
实验3通过系统操纵动词和主语的语义复杂度,破坏可能存在的主谓关系的语义再分析,进一步深入分析二语者英语被动句的加工机制及其与二语熟练度的可能关系。其中,实验3的子实验1在形式上回应了实验1,但是改变了谓语动词的语义通达性,使之对两类被试而言均很难提取正确的语义信息。结果发现:除了语言间句法加工相似性效应、熟练度效应和ERP的基本成分与实验1表现相似以外,双违例和语义违例引发的N400效应显著,无违例和句法违例均未引发负向的N400;句法违例和双违例引发的P600效应最显著,同时高熟练者P600的波幅明显高于中等熟练者。
实验3的子实验2在形式上回应了实验2,但是改变了谓语动词的语义通达性,使之对两类被试而言均很难提取正确的语义信息。结果发现:除了熟练度效应和ERP的基本成分与实验1表现相似以外,未发现明显的语言间句法加工相似性效应和N400效应;无违例引发的P600波幅最大。
实验3的子实验3破坏了充当主语的名词(即受事)的语义通达性,同时沿用了实验1的违例条件(暨无违例、句法违例、语义违例和双违例)。结果发现:除了语言间句法加工相似性效应、熟练度效应和ERP的基本成分与实验1表现相似以外,发现语义违例和双违例引发的N400效应和P600效应均最大,高熟练者引发的P600效应在任何情况下都大于中等熟练者。
依据系列实验发现的结果,在理论上获得了三大突破或成果:第一、发现二语者在二语句子加工中存在语义加工能力和句法加工能力发展的不均衡。在所设定的研究材料和条件下,无论是行为数据还是脑电反应,均比较充分地说明二语者的语言熟练度对二语句子加工能力的非均衡性影响:一般地,二语者表现出较高的语义加工能力,并且不太受到二语熟练度的影响,具体表现为两类被试在各种条件下的语义加工能力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比之语义信息加工能力,高熟练者和中等熟练者在句法信息加工能力上差异显著,并且成为造成句子加工质量和结果存在较大差异的决定性因素。各个实验的结果表明,高熟练者已经形成了对判断英语被动句正误的核心信息——动词过去分词形式是否正确的比较稳定的自动化加工模式,只有当动词的词义无法或很难提取时,这种模式才会遭到破坏,其句法加工活动才会与中等熟练者相趋同。而中等熟练者只是对那些具有明显错误的句法信息比较敏感。
对二语者来说,发现其二语句子加工过程具有动态化的特征,会存在根据依其水平而言语义信息的重要性或突显性而驱动语义加工或句法分析的机制,因而其语义加工和句法加工可能会表现出更多的平行主义而非序列论的特点,即会发生语义吸引说和论元扩展模型预设的情况:语义加工和句法加工各自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兼容性和切换性。因此,Friederici提出的三阶段神经认知模型不适用于二语者,特别是对诸如英语被动句这样的比较复杂的句法结构。对被动句这样复杂的句法结构而言,二语者表现出会对具有特殊意义或标记性的刺激特征进行了快速搜索与觉察,进而选择对被试而言已经形成自动化的加工策略——中等熟练者往往会率先进行语义加工,而高熟练者则可能会率先进行句法分析。此外,中等熟练者运用记忆的“心理词汇”而非计算的“心理语法”来分析和判断动词所表达的被动语态的正误,而记忆的“心理词汇”和计算的“心理语法”在神经基础和功能上则是分离的。也就是说,此类二语者关于英语内在的规则系统(即形式语法)尚未内化英语被动句的句法规则。高熟练者的情况则与之相反,他们面对被动句的分析已经可以结合记忆的“心理词汇”以及计算的“心理语法”来分析和判断动词所表达的被动态的正误。
第三,部分验证了一语对二语的迁移效应暨一语-二语句法结构相似性效应。具体表现为:在语义简单条件下,的研究结果与理论预期相似,即被试将直译句作为一种完整的句法结构而予以加工,而意译句却引发了更多的语义分析,并且在P600上出现了被试差异:高熟练者大于中等熟练者。这样的结果与以往相关文献中所描述的语言间的相似性效应是一致的。但是当主要的单词(包括动词和充当受事的名词)的语义通达性遭到破坏时,ERP所揭示的脑电活动却出现了近乎逆转的现象:直译句比意译句诱发出更大的N400效应,意译句则引发了更大的P600。造成这种结果的机制究竟是什么还有待进一步通过更加系统精细的研究来探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