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艾兹拉·庞德,美国著名的诗人、诗歌评论家和意象派诗歌的主要代表,于1912年在美国东方研究专家厄内斯特·费诺罗萨遗稿的基础上选译了十八首中国古诗,其中十一首为唐朝伟大的诗人,素有“诗仙”之称的李白所作。庞德于1915年出版了该译诗集《神州集》,又称《华夏集》。自发行之日起,备受中西方文学界瞩目,然而对其的评论却大相径庭:西方学者认为《神州集》奠定了庞德作为最伟大诗人之一的地位;而中国学者却多数指责他背离了原作及原作者的本意与其中蕴含的中国文化精髓。自二十世纪中叶以来,翻译评论家们对庞德的中诗翻译从之前一味的“忠实”传统翻译理论逐渐过渡到更为宽容的态度上来,采用了不同的翻译理论来解读庞德对中国古诗的译作。比如奈达的“形式对应”理论、汉斯弗·美尔的目的论原理、接受美学的角度译者的主体间性、翻译改写理论以及译者主体性角度等。而还未有人系统的从解构主义翻译理论的基本观点出发,重新审视庞德翻译策略的选择及其背后的文化、政治等方面的深层原因。因此,本文试从解构主义理论中的原作与译作的“共生”关系;译者在翻译实践当中的主观创造性;以及非本族中心主义的翻译观点出发,对《神州集》的翻译策略、技巧以及在庞德背后所体现出的意识形态倾向进行分析。庞德从中国古典诗歌中吸取了诸如比兴手法,叙事抒情等中式风格,进一步丰富并发展了他倡导的意象主义诗歌及后来的漩涡主义文学。他的历史主义、现代主义、国际主义和比较文学的方法奠定了其在文学创作及诗歌翻译领域的巨大成就,同时也激起了中外学界的激烈辩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