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行政指导从其诞生到被人们广泛运用再到法制化的每一进程中,都与行政民主、经济市场化有着紧密的联系。行政指导作为一种新型的行政行为,由于具有灵活柔性等的特征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运用,尤其是在我国政府职能转变、行政民主改革和市场经济向纵深发展的进程背景下,行政指导等非强制性管理方式更是受人青睐,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行政指导在我国主要表现为指导、鼓励、计划、引导、意见等形式,如公布计划纲要、发布指导建议、制定产业政策等都是行政指导的具体运用形式。尽管行政指导对社会建设和市场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行政指导在实践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诸如被异化为行政命令、救济机制缺失、行政误导等问题。为了更好的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增进社会公益、保障相对人权利,在大力进行法治社会建设的当下,进一步完善我国的行政指导制度十分必要。全文包括引言、正文、结语三部分。文章的基本结构及主要内容如下:引言部分主要阐述了行政指导的理论研究状况,特别对行政指导在我国的研究进程和现状进行综述。第一章阐释了行政指导的基础理论。通过分析行政指导的内涵、性质,提出了行政指导的定义和行政指导包含的种类,同时对行政指导应具有的积极功能进行了论述。第二章指出了我国行政指导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在充分肯定行政指导在实践中发挥巨大作用的基础之上,概括出行政指导存在四个方面的主要问题,并从理论研究、社会观念、公务人员素养和行政干预模式等方面寻找了问题的原因。第三章详细描述了完善我国行政指导的路径。针对行政指导制度化的缺失与滞后,先提出了行政指导应坚持的七项原则:合法与合理有机统一的原则;自愿原则;公平与效益兼顾原则;服务灵活原则;信赖保护原则;公开透明原则和责任分担原则。在论述了以上原则之后,对如何完善我国的行政指导设计了三条具体路径。一是立足我国的本土资源,提高对行政指导实施条件的认识;二是借鉴日本、德国和美国等国外的成熟经验;三是通过完善现有的制度,积极实现行政指导的制度化和规范化。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并表达对加速行政指导法制化进程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