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以下简称金葡菌),是一种常见的革兰氏阳性病原菌,具有较强的致病力,机体感染后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传统抗生素或其他抗菌药物能有效的降低金葡菌的感染,但随之而来的,由于这些抗生素和抗菌药物给予金葡菌的选择性压力,使得金葡菌产生了多种耐药性策略,导致抗生素的效力下降。当务之急是寻找在减少细菌耐药性的同时能有效降低细菌感染的新的治疗策略。金葡菌分泌的毒力因子与金葡菌的致病性密切相关,由此提出的抗毒力策略,为减少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提供了新思路。与传统抗生素治疗策略截然不同的是,抗毒力策略不会对金葡菌产生生存压力,抗毒力药物作为靶向抑制剂,直接作用金葡菌毒力因子,进而降低金葡菌的致病性。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结合蛋白(vWbp)作为金葡菌分泌的一种重要的毒力蛋白,具有激活凝血酶原、促进纤维蛋白原转化、促进血浆凝固、帮助致病菌抵御宿主吞噬细胞吞噬以及逃避宿主免疫细胞的清除等功能。因此,将凝固酶vWbp作为靶标的抗毒力策略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为降低致病菌株毒力、抗感染、减少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突破口。本研究通过试管凝血实验发现,在参与筛选的中药单体中,黄芩素是vWbp有效的抑制剂。本论文通过体外实验,探究了黄芩素与vWbp的结合及黄芩素抑制vWbp活性的作用机制;通过体内实验,探究了黄芩素对由金葡菌感染引起的小鼠肺炎的治疗作用以及黄芩素联合青霉素G对小鼠肺炎治疗效果的影响。体外MIC和生长曲线测定实验表明,黄芩素对金葡菌的生长无显著影响;通过试管凝血以及琼脂糖血平板实验证明了黄芩素能延长vWbp试管凝血时间,减少凝血面积;热稳定漂移实验显示,vWbp结合黄零素后,Tm值提高了6℃,表明黄零素能与vWbp相互作用。我们进一步通过分子对接和分子动力学模拟预测了二者结合的分子模式,此外,基于预测的结果,我们对vWbp与黄芩素结合的关键氨基酸残基进行点突变,通过荧光淬灭分析实验和凝血实验证明Asp-75以及Lys-80是二者相互作用的关键氨基酸残基。通过构建金葡菌感染小鼠肺炎模型,发现黄芩素能显著提高小鼠生存率、降低小鼠肺部载菌量、有效减轻肺部炎症;并能在与青霉素G联用后,提高青霉素G的治疗效果。综上所述,黄芩素是vWbp的有效抑制剂,两者结合后热稳定性提高,结合的关键活性位点可能为Asp-75和Lys-80。黄芩素通过抑制vWbp活性,可以起到治疗金葡菌感染小鼠肺炎的作用,本研究为后续将黄芩素开发成一种有效的临床抗金葡菌感染药物提供了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