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城市居民数量持续增加,同时人们的物质生活档次稳步上升,加上城乡垃圾收运体系的有序完善,造成城市以及周边乡镇的生活垃圾连年增长,使得城市垃圾的收运和处置成为城市管理的一项重点内容。目前大部分城市,例如北京、深圳、合肥、长沙、青岛、扬州等城市的生活垃圾,均采用先由垃圾收集车将垃圾集中收集,再将垃圾运至垃圾转运站转运,最后由大型垃圾运输车辆将垃圾送至垃圾处置场填埋或焚烧发电厂进行焚烧的方式进行处理。在垃圾收集、中转、填埋或焚烧处置过程中均会有垃圾渗沥液产出。进而使得垃圾渗沥液处理变为垃圾处置的重要课题之一。小涧西生活垃圾处置园区建于2001年,主要承担青岛市域的垃圾处置任务。建成初期主要通过设计日处置1500吨的填埋场一期进行填埋处置,在2007年又在园区内建设了日处理垃圾300吨的生化厂,2009年建设了日处理1500吨的焚烧发电一期(目前实际处理约1800t/d)。由于青岛市区固废产量的不断增加,目前园区实际每天的处置量超过4000吨。由于园区处置的生活垃圾量增长迅速,园区现有的700m~3/d渗沥液处理设施难以满足需要,造成园区渗沥液积压严重,需要进一步扩建园区处置渗沥液的相关设施。通过对小涧西生活垃圾处置园区填埋场一期、填埋场二期、焚烧发电厂一期的渗沥液产生量和水质的分析,预测小涧西生活垃圾处置园区未来的渗沥液产量变化。确定改扩建工程的设计规模,分析国内的渗沥液处理采用的工艺情况,同时结合小涧西渗沥液一期工程,确定最佳的工艺组合。确定小涧西渗沥液改扩建工程渗沥液处理各个单元的设计方案,研究MBR+DTRO设计段的工艺参数,分析污染物各段去除情况和水量变换。研究改扩建工程初期运行情况,分析化验数据,确定运行控制参数。小涧西渗沥液改扩建工程的建成,使渗沥液处置的最终产物为可回用的达标出水以及可填埋焚烧的盐泥,彻底解决了园区渗沥液积存较多、污水处理压力大、浓缩液处置困难等问题,缓解了园区垃圾处置压力,并实现了园区资源循环利用。预计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我国生活垃圾收集和处置仍然采用集中式的方法,各个垃圾场或焚烧厂处置压力较大,集中处置的生活垃圾产生的渗沥液成分复杂,有机物含量高,需要可靠稳定的渗沥液处理方式方法。随着民众对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渗沥液的处理标准也越来越高。小涧西渗沥液改扩建工程采用厌氧+MBR+DTRO的工艺处理渗沥液,同时配套预处理+MVR蒸发+酸洗+干化的工艺处理浓缩液,处理标准已经达到地表水Ⅴ类标准,并已经实现连续稳定运行,其相关经验可供国内目前正在运行或建设的渗沥液处理工程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