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从我国南北方代表地区收集了不同感染部位和致病类型的临床来源酵母菌1200余株,并从689名健康人口腔或生殖道黏膜系统分离了念珠菌90株,对其进行了基于26S rDNA D1/D2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图谱和序列分析的分子鉴定。在此基础上,以微卫星PCR-SSCP分析、脉冲电泳核型分析(EK)和多位点序列分析(MLST)为主要依据,研究了国内主要致病念珠菌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的遗传和基因型多样性及其分布,并探讨了基因型与来源部位、致病类型、地理位置或致病力的相关性。主要取得了以下研究结果。
1.将SSCP分析方法引入临床念珠菌rDNA序列差异的比较分析中,发现常见病原念珠菌D1/D2区的SSCP图谱具有明显的种间差异性和种内一致或相似性,为临床菌株的快速鉴定提供了新的方法。D1/D2-SSCP和序列分析相结合,对代表性临床酵母菌(260余株)进行了精确鉴定,共发现10个属19个种,优势属为Candida,优势种及其所占比例分别是:C. albicans(57.7%),C. parapsilosis(10.0%),C. tropicalis(9.2%),C. glabrata(6.7%)和C. krusei(5.8%),并发现过去从未或很少报道致病的酵母菌种,愈来愈多地出现在临床分离菌株中。
2.发现了一个具有多重耐药能力的新种:拟皱褶念珠菌Candida pseudorugosa sp.nov.。该新种分离自一患急性肺炎的ICU患者的痰液,对多达5种常用抗真菌药物具有耐或抗药性,仅对voriconazole和5-FC敏感。这一新种的另一特性是显色反应和生理生化性状分别与C. albicans和C. rugosa相似,用目前最常用的临床鉴定方法(CHROMagar Candida和API系统)等均难以将其准确地鉴定出来。由于该种可能引起肺部等深部感染,且对多种常规抗真菌药物耐药或不敏感,该新种的发现和临床鉴定、药物敏感性指标的确定对其感染的准确诊断和治疗提供了依据。
3.对临床最主要的致病念珠菌C. albicans的各种基因型分析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微卫星位点CAI具有最高的多态性和稳定性。将SSCP分析技术引入CAI位点多态性的识别和显示上,发现SSCP不仅可以鉴别微卫星长度上的差异,还可以识别出存在点突变的位点。分析显示,临床痰或其他非生殖道来源的78株非相关性菌株的基因型呈高度多态性分布,分辨率可达0.99。与传统微卫星分析方法GeneScan比较,既节约了成本,又提高了分辨率,是一项实用性较强的白色念珠菌DNA指纹和基因型分析技术。
4.应用CAI区SSCP图谱和GeneScan相结合,对来自口腔及其他非生殖道部位、女性阴道和男性生殖器的C. albicans菌株进行的基因型比较分析发现:
1)我国女性阴道来源菌株的基因型呈高度一致性,同样现象也发现于男性生殖器感染相关C. albicans菌株中。女性和男性生殖器来源的C. albicans菌株具有相同的优势基因型和分布频度。这种一致性显著不同于口腔、痰、尿、血等其他非生殖器来源的C. albicans菌株基因型分布的高度多态性。MLST分析也得出了类似结果。
2)不同国家或地区C. albicans基因型分布可能不同。与国外已报道的C. albicans菌株的CAI基因型比较发现,国外女性阴道炎致病菌基因型呈多态性分布,与我国女性阴道炎致病菌株基因型趋同化分布特点有明显差异;我国其他临床来源C. albicans菌株的CAI基因型与欧洲一国家重叠的部分也很少(<15%),各自都有特异的基因型分布。
3)引起生殖道感染的C. albicans菌株基因型与致病力呈现相关性。无症状女性阴道携带菌、单次发作阴道炎和复发性阴道炎致病菌的比较发现,基因型趋同化的趋势越来越显著,优势基因型所占比例分别为36%、65.7%和100%。
5.对C. albicans菌株基因型与药物敏感性和胞外蛋白酶分泌能力(毒力因子之一)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供试菌株药物敏感性与其基因型没有相关性。具有优势基因型并引起严重或复发性阴道炎的C. albicans菌株间胞外蛋白酶分泌能力差异很大。说明白色念珠菌胞外蛋白酶分泌能力与其阴道炎致病力之间的关系可能需要重新验证或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