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个人和集体的关系是多丽斯?莱辛多部小说中的一个重要主题。集体在莱辛的作品中有两层涵义:一是指普遍意义上的社会,二是指人类这个大集体。通常情况下个人和集体矛盾重重,但在莱辛看来,个人和集体之间应该具有某个支撑点。在这个支撑点上,个人既可以自愿服从集体的要求又可坚持自身的判断力。这种理想的个人和集体之间的关系不易实现,在莱辛所有作品中只有两部作品《四门城》和《一个幸存者的回忆录》中的两个女主人公实现了这种关系。要实现这种体现了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影响的理想关系,代表个人的女主人公一般要经历内外追寻的痛苦历程。不仅如此,女主人公还必须具备集男性理智和女性情感于一身的双性同体性格特征。莱辛的很多作品都致力于描述个人和集体的矛盾冲突。二者之间的冲突主要有两种形式:第一是自我——这一构成个人身份的核心组成,和以大我与他者为主要形式的等级制社会之间的矛盾冲突;第二是自我,和以大我与他者为标志的集体身份之间的矛盾。这两种冲突给个人带来的灾难性后果在莱辛非洲小说里得到了充分展示。这些小说以英帝国非洲殖民地为地理背景和社会空间。在这个以殖民主义和男权制为主要统治力量的特殊社会空间里,等级森严,人们习惯于按照种族、民族、性别、政治信仰等种类来划分人群和各种事物。他们屈服于意识形态方面关于大我和他者的严格划分所形成的各种社会力量和内化了的各种集体身份,压抑内心情感和主体性等。结果人们更多的是以各种各样的大我或他者的身份,而不是以自我的身份出现。他们是无奈的自我放逐者。自我在论文中包括身体自我(物质自我)、反思的自我(主体性)和关系自我中与道德本体论相联系的部分。由于主体性的协调功能,三部分构成了相对稳定的自我。大我或他者指人的集体身份,包括关系自我中用以解释个人和种族、民族、性别、政治信仰、年龄等产生关系的部分。大我和他者同时也指等级制社会中不同二元对立项中的两大对立社群。身体自我、主体性和关系自我的相互支持和互动和积极共存,构成了完整健康的个人身份和理想的个人和集体关系。但在现实中,由于社会和内化了的集体身份的强大压力,以主体性为核心的自我不得不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屈服于体现意识形态等级制暴力的社会和个人的集体身份。自我的消极被动和无效抗争难免使得个人落入困惑、分裂和异化中。以自我、大我和他者的概念和关系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论文探讨了莱辛的非洲小说——《野草在歌唱》、《非洲短篇故事集》、《金色笔记》部分内容、五部曲《暴力的儿女们》中的前四部:《玛莎?奎斯特》、《一场合适的婚姻》、《风暴余波》和《死胡同》中由于个人的集体身份——大我或他者或二者兼有的复杂身份和社会对自我的压制和破坏,主体性遭到扭曲,个人不可避免地落入了深深的异化之中。困惑、沮丧、失落、精神分裂和无根性如幽灵一般牢牢囚禁着人们心灵。包括序言和结论在内论文共有七章。主干部分共有五章:第一章主要构建关于自我、大我和他者的理论框架。第二章到第四章为主题研究,主要探讨了生活在等级森严的社会中个人无以逃避的异化。第五章讨论阐释主题的叙事手法。序言部分主要介绍了莱辛和她的非洲作品以及相关评论,为论文主干部分提供了必要的背景知识,并阐释了研究莱辛非洲作品的重要意义和论文的主题。第一章锁定自我、大我、他者以及相关概念和它们之间的关系。由于各种“主义”的频繁使用造成了这些术语指涉不一,本章试图在追根溯源和区别他人用法的基础上给出定义。从论文主题和这些术语的关系出发,论文首先探讨了“自我身份”。“自我身份”在论文中包括自我、在不同环境下的大我或他者或者二者的互动,亦即实现主体性和集体身份、内心世界和外部世界相结合的身体自我、反思的自我和关系自我三方面。三者之间的积极共存和互为支持可形成完整健康的“自我身份”,反之,个人要么变成空洞的自大狂要么沦落为社会的应声虫。但体现等级制暴力本质的大我和他者却为关系自我涂上了浓浓的政治色彩,因此个人的集体身份根本无法和自我真正和谐相处。凭借有形或无形的力量和暴力支撑,个人的集体身份通常压抑着自我。自我包括主体性(反思的自我)、身体自我和将个人和人类联系起来的关系自我中的宏观方面。不同于人们普遍将自我等同于“自我身份”,该定义强调自我和“自我身份”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其中自我指构成个人的核心部分,而“自我身份”则指构成个人的全部总和。自我的核心部分是主体性,它和其它两部分密切相关。以创造性、独立性和自主性为特征的主体性构成了区别于他人的个人本质,而大我或他者却是具有共同特点的一类人和这类人的共同身份。由于他者是论文频繁使用的关键术语,本章的其余部分集中讨论了他者的历史沿革和在当代理论中的运用。他者总是和大我联系在一起,因此接下来的部分追溯了两个术语的历史定义。大我和他者起源于西方哲学史上的自我和他者这一对二元对立项,继承了自我和他者之间的等级制关系:大我完全凌驾于他者之上。“差异和他者”部分揭露了大我和他者之间等级制暴力的本质在于将差异合理化和合法化。为进一步使他者的概念明确化,本文也讨论了拉康关于他者的使用,论文认为拉康心理学意义上的他者概念显然不同于本文所要阐释的意识形态意义上的他者。他者在本文中指外在于或偏离西方正统文化的人或事物。接下来的两部分详细介绍了和论文密切相关的后殖民主义和女性主义中他者的涵义。第二章讨论了白人殖民者(英国殖民者)将土著民和非洲大地视作他者后的异化人生。由于从某种意义上讲土著民和非洲大地密不可分,本章也将非洲大地视作白/黑冲突的必要组成部分。论文在探讨土著民和白人冲突的部分,分析了以英国人为代表的三类殖民者的异化人生。第一类殖民者视土著民为洪水猛兽、魔鬼的化身。这种将他者魔鬼化的行为,严重扭曲了殖民者自我的发展,以至于他们日夜生活在对他者的恐惧中。典型人物有玛丽和定格模式化的白人妇女奎斯特太太和卡森太太。以玛丽为例,尽管她将摩西视为她生命的最后一丝色彩和乐趣,她还是将自我屈服于种族身份的大我,不敢承受摩西的目光和被摩西点燃的内心情感。第二类殖民者为大多数普通白人,他们在坚持主仆关系的基础上对当地土人颇为友善。但这种表面平静的大我和他者关系,并未让大我一方感到幸福、安全和满足。相反,他们感到不安、恐惧和无家可归。国际上风起云涌的反殖民主义运动和民族主义运动,让他们担心他者终有一天会夺回一切。第三类殖民者为支持社会变革者。在强烈的负罪感驱使下,他们渴望废除种族歧视。然而,强大的社会力量和无法消弭的文化身份,却让他们的努力和崇高的理想付之东流。如果说土著民只是潜在的威胁,那么非洲大地则让白人殖民者的殖民行为屡屡受挫,本章的后半部分即围绕着“殖民地——他者,殖民者——无家可归者”展开。“生态殖民主义”是莱辛非洲小说的一个重要话题,其主要表现形式为殖民者对非洲大地无情掠夺和占有。在莱辛的小说中,非洲大地在殖民者眼中是不折不扣的他者,暗指殖民主义和男权制联合产物下的土著男人和女人。象征着土著男人的非洲丛林时刻威胁着被迫和房屋认同的白人女性,将她们囚禁在房内,让她们陷入孤独、恐惧、分裂甚至是精神崩溃。象征着大地母亲或土著女人的非洲土地令男性殖民者迷恋不已,但他们对这片土地的征服和掠夺遭遇了后者的抵制。野性他者的抵制阻碍了作为大我的男性殖民者获得男性身份认同,让那些期望在他者身上实现自我的浪漫农场主梦断南非高原。第三章讨论了白人社会里个人的异化。由于英国人将白人社会内部少数派社群视为他者,白人社会纷争不断,严重影响了大我和他者双方个人的自我发展。他者在莱辛的非洲小说中除了指土著民、女性和非洲大地外,还有荷兰裔南非人、犹太人、希腊人、印度人和其它少数派社群。这些少数派社群处于英国人和土著民两大阵营之间,属于被边缘化的群体,他们的尴尬处境让他们品味着最深层意义上的无家可归和无能为力。就英国人和荷兰裔南非人而言,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民族仇恨、政治因素和民族差异,英国人和荷兰裔南非人矛盾尖锐。在家庭和家庭成员之间敌意取代了友谊。不过,在敌视之外,部分英国人也对荷兰裔南非人赤贫状态和土著民层次的生活感到恐惧和同情,因为在后者身上他们看到了白色神话的虚妄。就英国人和犹太人而言,遍布全球的反犹太浪潮让双方深受其害,例如《暴力的儿女们》五部曲的主人公玛莎。和犹太人的频繁接触使玛莎不得不时常在崇高理想、民族身份和内心情感中做出痛苦的选择。由于无法协调好身体自我、关系自我和主体性之间的关系,玛莎在追寻真理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落入了困惑、沮丧中。除荷兰裔南非人和犹太人外,白人社会还有两组重要的他者社群:运动俱乐部和共产主义学习小组。和前面的他者不同,他们自动偏离西方正统文化,自愿被视为他者。作为第二、三代的殖民者,运动俱乐部的成员希望确立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强调公开、共享,逃避责任。他们不得不承受父辈和大英帝国留给他们的日趋严重的殖民问题,也不得不遭受既生长在非洲又接受英式教育造成的情感分裂和异化。共产主义学习小组代表了另一种类型的他者。消灭一切形式的不公正和压迫是他们的奋斗目标,也是他们渴望消除异化的方式。然而,小组内部分歧和领导上的教条主义造成了小组压抑的氛围,再加上政府和媒体的破坏和压力,最终导致了小组最后的解散。第四章分析了妇女在殖民主义和男权制双重压迫之下的悲惨生活。鉴于女性是莱辛小说中永远的话题,本章首先讨论了“莱辛和女性主义”,探讨了莱辛对女性和女性主义的基本态度。莱辛从来没有将女性解放当作个人为之奋斗的最终目标,因此她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女性主义者。在莱辛看来,虽然妇女解放仅仅是人类解放的一个很小的组成部分,但女性在人类解放这个伟大事业中却扮演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尽管不是所有女性可以承担拯救人类的伟大使命,但少数女性的女性潜质可以帮助她们打通非理性和理性之间的隔阂,形成预言能力,从而可以拯救人类。对莱辛来说,女性主义提供了了解人类和宇宙的最佳视角。在莱辛的非洲小说中,女性将自己固着在社会所规定的特定性别角色,遭受着扭曲的自我所造成的异化。女性殖民者(英国女性)既是种族意义上的大我,又是性别意义上的他者,这种复杂的身份使她们成为莱辛所有作品中的一道风景线。在殖民主义和男权制相互勾结的社会里,她们只能是异域永远的流放者。南非高原和非洲丛林的围困,男权制社会道德规范的压制,使农场里的白人女性沦为囚禁在房屋和花园里的囚徒。贫穷的玛丽和卡洛瑟尔太太最终精神崩溃;孤独的格尔太太和巴恩斯太太表面上生活正常,内心却扭曲异化;特立独行的露西?格兰奇和兰西太太则被视为异类。城市里的白人女性则饱尝难以名状的焦虑。普通家庭妇女抱怨生活的无聊乏味;开明妇女如玛莎和凡太太,则为寻求解脱,积极投身于政治活动,却遭受着内心分裂和异化的痛苦。与白人女性相比,土著女人的生活要比白人女性悲惨得多。不管在白人眼中还是在土著男人眼中,她们都是地位卑下的他者。在白人女性眼中,她们是丑陋的怪物或是性欲和生殖力都很强的大地母亲的象征;在白人男子看来,她们不过是可以满足性需求又不需要自己负责任的他者;对土著男人来说,她们则是个人财产,可以像牲口一样自由买卖。第五章剖析了莱辛在非洲小说中如何运用叙事手法批判和揭露社会和个人的集体身份对自我造成的毁灭性影响。第一部分“主题和叙事手法”指出叙事手法对表现主题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同时探讨了作者运用这些手法的原因。第二部分分析了在《野草在歌唱》中作者如何运用全知全角第三人称叙述展示社会和个人的集体身份与自我的矛盾冲突。第三部分分析了卷首语——女性作家惯常采用以确立权威叙述声音的手法,在《野草在歌唱》和《玛莎?奎斯特》中的运用。第四部分分析了从孩子或青少年的角度来讲述故事的手法,论文认为作者在一些短篇小说中采用该手法,生动地揭示出了孩子们或青少年们在逐渐意识到自我和等级制社会、以及和自己的集体身份的矛盾冲突后,无奈地接受了令人痛苦的异化过程。最后一部分讨论了“矛盾辨证法”如何服务于主题。在斯普拉格看来,“矛盾辨证”不一定指马克思主义关于该词的特定用法,它可以指两个对立项之间由于相互作用和极度对立而产生的矛盾冲突。此外,“矛盾辨证”并不一定意味着对立双方会通过“对立统一”产生出第三股力量。“矛盾辨证法”是莱辛赖以展示主题的重要叙事手法,这点可在下面两个例子中找到佐证。《野草在歌唱》中马斯顿游走于大我和他者的集体身份之间说明大我和他者不可调和的矛盾,莱辛通过再现白人和土著民矛盾,突出了种族冲突是非洲殖民地无法消解的根本矛盾;通过对非洲丛林和非洲土地的象征化处理,改变了白黑对抗的悬殊力量对比,深化了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对抗。结论部分在总结论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指出了论文的研究意义、局限和前景展望。论文认为通过研究莱辛的非洲小说突出了地域政治在文学作品中的重要作用,为文学作品研究提供了有益的思考。从自我和社会以及自我和内化了的集体身份之间的关系来分析莱辛的非洲小说,诠释了莱辛一直关注的主题——个人和集体之间的关系,揭示了莱辛笔下的各类人群和非洲大地,探讨了很多为评论家忽略的话题,比如:白人内部纷争和异化、土著女人等,拓展了研究范围,丰富了研究方法。但论文同时也省略或忽略了一些次要问题,比如:人物的想象和重复等。此外,论文仅仅涉及了莱辛作品的一小部分。相信假以时日,莱辛作品的独特魅力会大放异彩,呈现于广大读者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