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大钊(1889-1927)思想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以“青春”哲学为代表的民主主义阶段,二是以“马克思主义观”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阐发阶段,三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并结合中国现实努力构建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阶段。 李大钊见证了中国社会的苦难,民族意识的觉醒是他走上再造中华之路的现实原因,促使他创立了“青春哲学”。其“青春哲学”以进化的唯物论为依据,以宇宙的无尽为本体上的支持,论证青春的无尽,进而要求青年在无尽的青春中,充分发挥自由的精神与活泼的生命,以青春的人生观为理想,再造中华。同时,他致力于民彝政治的研究,为再造中华找到了一条现实的途径。 由于旧民主主义的失败、中国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新文化运动的开展、十月革命的胜利等客观条件和李大钊具有强烈的民族革命的精神、热诚的爱国精神、青春哲学里具有闪光的唯物辩证法思想的光辉等思想上的原因,李大钊开始向马克思主义转变。李大钊写下了《庶民的胜利》与《Bolshevism的胜利》,庶民规定为“全世界的庶民”,将俄国革命的胜利归结为列宁、马克思的功绩,标志着李大钊的马克思主义转向。作为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他努力运用马克思主义作指导来观察中国革命的具体问题。随后他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这是一篇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较为完整也较为准确地介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文章,从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这三个方面系统地阐发了他的马克思主义观,并强调了阶级斗争的重要性,要求从物质与精神两个方面改造社会。 李大钊还是一位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者,发起成立了北京共产主义小组,同各种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潮作斗争,成立北大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第一次把马克思理论正式列入我国大学的课程,对学生进行讲授,为传播唯物史观做出了重要贡献。 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的宣传与实践的目的是解决中国自已的问题,沿着这一动思方向,李大钊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对中国社会一系列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的研究与探索。 首先,李大钊通过对唯物史观的运用,构建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李大钊指出人生的、物质的、社会的历史观是新的史观,历史发展作出了辩证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