酰胺型双亲油基甜菜碱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来源 :江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_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双长链甜菜碱型表面活性剂可用作三次采油中驱油用表面活性剂。双十二酰胺基甜菜碱表面活性剂属于在双长链甜菜碱结构的基础上进行改良的新型品种。两个疏水烷基长链使得双十二酰胺基甜菜碱的亲油性优于一般表面活性剂,这一点有利于降低油水界面张力,同时双十二酰胺基甜菜碱的结构中因酰胺基团的引入,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产品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温和性和化学稳定性。基于上述考虑,本论文设计了一种新结构的甜菜碱型两性表面活性剂—双十二酰胺基甜菜碱,并以十二酸、二乙烯三胺、氯乙酸钠等为主要原料分三步进行了制备,采用红外光谱、质谱、核磁等手段进行了结构确证。利用正交试验确定了中间体N,N-双-(十二酰基乙基)胺和N,N-双-(十二酰基乙基)-N-甲基胺的较优合成条件,研究了第三步合成的不同方法,并对双十二酰胺基甜菜碱的界面性能进行了研究。正交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以十二酸和二乙烯三胺为原料,KOH作催化剂,经酰胺化合成N,N-双-(十二酰基乙基)胺的反应较优条件为:n(二乙烯三胺):n(十二酸)=1:2.0,反应温度170℃,反应时间8h,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总质量的0.5%。N,N-双-(十二酰基乙基)胺与甲酸、甲醛的反应的反应较优条件为:乙醇作溶剂,n(双十二酰胺):n(甲酸):n(甲醛)=1:2.3:1.7,85℃反应10h。本文还探讨了N,N-双-(十二酰基乙基)-N-甲基胺与氯乙酸钠合成N,N-双-(十二酰基乙基)胺基甜菜碱的不同方法,并研究了双十二酰胺基甜菜碱的界面性能。所合成的双十二酰胺基甜菜碱在25℃时临界胶束浓度cmc为1.2×10-5mol·L-1,γcmc为25.38mN/m,饱和吸附时在气/液界面上的分子截面积为0.28nm2,远远小于SDS的0.5nm2。作为甜菜碱型表面活性剂,双十二酰胺基甜菜碱具有较好的耐盐能力,类似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加入NaCl后cmc和γcmc仅有微小下降。用双十二酰胺基甜菜碱与其他表面活性剂复配,45℃下在表面活性剂总质量分数为0.05~0.3%的活性物浓度范围内,能使大庆原油/地层水的界面张力降至10-4mN/m数量级。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DG)符合线路显像对食管癌术后复发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9例临床怀疑复发转移的食管鳞状细胞癌术后患者行^18F-FDG符合线路显像,计算其诊断复发转
两会提出的"互联网+"理念对于企业的管理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主要探究在"互联网+"的应用下,企业的营销策略的变化。本文通过对"互联网+"带来的新动力的探索,研究新环境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显像和增强多层螺旋CT(MSCT)检查评价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食管癌患者46例,均在18^F-FDG PET/CT检查前1周内行MSCT检查,并在18^F-FDG PET/CT检查后1
肾小球滤过率(GFR)测定中^99Tc^mDTPA注射剂量为111~185MBq,体积为0.5~1.0ml,客观造成高放射性浓度的小体积,在注射前满针采集时易出现“溢出”,致计算的GFR与患者临床表现不吻合。本研
随着饮食结构的改变及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以动脉硬化为主要病因的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arysm,AAA)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其最大威胁是瘤体突然破裂,出血性休克、死亡。著名科
随着近年来幽门螺杆菌(HP)根除治疗中抗生素的广泛使用,HP的耐药性日益突出,给临床治疗带来诸多困难.关于该菌的分离及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国内外均有报道,但在抗生素抑菌
研究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世界观与环境、资源和发展问题之所以演化到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世界观根源是一致的.要彻底研究可持续发展、实施发展战略,首先要有世界观的转变.同机械论
本文分析了互助县城市市政建设管理现状、存在问题以及产生的根源,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建议:严把市政设施规划关;加大公共设施建设力度;加强公共设施监管制度建设;切实保障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