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4年新税制实行以来,出口退税问题一直为我国财政、税务、外经贸部门及企业所关注:1994、1995年出口骗税猖獗,加上增值税征收中存在的“征少退多”,使财政面临巨大压力而不得不两次下调出口退税率;退税率下降虽减轻了财政负担,但却加大了出口货物成本,降低了我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1998年以后,为扩大出口、刺激经济增长,政府又先后多次、分批调高各类商品的出口退税率。出口退税率的频繁变动,使出口企业无法对生产经营进行长期、科学的规划,而且影响了税法的严肃性,在国内、国际上造成了一定影响。自1999年国家提高出口退税率以来,调动了外贸企业扩大出口的积极性。虽然受世界经济增长缓慢的影响,我国外贸进出口增速放缓,2000年仍达到27.8%的增长率1。对外贸易额的持续增长,给出口退税指标总量的增加带来压力。出口退税迟缓的状况可谓相当严峻。以深圳外贸(集团)公司为例,截至2001年5月上旬为止,共有应退未退税款1.15亿元。其中属于当年出口的应退税款为3578万元;属于上年度的应退未退税款为7942万元,占上年度应退税款的69%2。这无疑给外贸企业造成严重的资金占压,影响了外贸企业的经营状况。随着我国加入WTO,对外贸易将进一步扩大,国际竞争局面更加严峻。保持出口退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加强出口退税政策的实用性和有效性,加快出口退税进度,把退税资金及时足额地退还出口企业,是对企业扩大出口的一个直接有力的支持。那么,我国应实行什么样的出口退税机制呢?本文试图在分析出口退税理论和我国出口退税实践基础上,借鉴国际经验,探讨我国出口退税机制的改革思路。文章分四部分:<WP=4>第一章是出口退税理论。第一节首先界定了出口退税的涵义,指出出口退税是国家为增强出口商品的竞争力,由税务部门将出口商品中所含间接税退还给出口商的一种政策制度;同时,为了正确理解此概念,还阐明了它与出口免税、出口零税率的联系与区别。第二节从理论角度分析出口退税存在的根源在于国际贸易,即比较优势和规模经济使国与国之间进行贸易有利可图,而国际贸易是商品和劳务的跨国流动,因此,依据双重征税权,它不可避免地会成为进口国和出口国政府的征税对象,从而导致对同一商品和劳务的双重征税问题;由原产地国家对出口商品退税便是为解决重复征税问题而进行国际税收协调的结果。第三节介绍出口退税坚持的基本原则,即“征多少退多少、不征不退”的中性原则。第四节说明不同的外贸经营机制所需要的最佳出口退税方式不同。 第二章是对出口退税的国际比较与借鉴。本章主要介绍国外出口退税的一些具体做法,并对这些做法作了经验总结,为改革我国出口退税机制提供了可供借鉴的国际经验。第一节介绍法国的出口退税情况,特别介绍了法国出口货物的免税购进制度。第二节介绍了英国和希腊的出口退税制度。第三节,国外出口退税的经验总结及对完善我国出口退税制度的启示。指出保证出口货物不含税出口是各国的基本政策;实行零税率是各国实现出口货物不含税的基本方式;完善的税制、先进的管理手段和强有力的保障措施是出口退税的基本国际经验。第三章,我国出口退税制度的历史、现状及问题。第一节主要回顾我国出口退税的历史,介绍现行出口退税制度的发展过程。第二节概括现行出口退税办法的主要内容。第三节分析我国出口退税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出口退税政策变化过频及缺乏足够的可操作性,出口退税制度本身缺乏与相关政策的必要协调,出口退税的程序性法规不完善、管理方式和手段也存在诸多问题等。第四章,出口退税机制改革。第一节阐明我国出口退税改革应遵循的主要原则是有利于促进出口,有利于完善增值税,有利于推动外贸代理制的发展及其操作性要强。第二节指出我国出口退税机制改革的方向是实行规范化零税率,并分析了这种模式所需的适用条件。从税制上分析,必须有一个较为完善的增值税制度。目前我国是采用生产型增值税,产品生产中消耗使用的固定资产进项税额不得抵扣,出口产品价格中含有部分应退增值税款,所以,应向消费型增值税过渡,实行全额彻底退税;从出口方式看,要由外贸买断为主转变为生产企业自营出口和外贸代理为主。大量外贸买断出口方式的存在是从国库退税这种方式的重要前<WP=5>提,而从国库退税这种方式,由于利益驱动巨大,极易引发骗税。出口方式的改变,可将从国库退税的数额降低到最低限度;在管理手段上,必须进行计算机联网。计算机联网是完善增值税的重要手段,它有利于对增值税进行逻辑分析,判断增值税发票的真伪,是加强增值税管理不可缺少的条件;从法制角度看,一是要大力宣传税法,提高国民的纳税意识;二是要加大对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尤其要加强打击法人犯罪。 实行零税率可以带来以下好处:可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征少退多的情况,减少出口骗税;由于生产企业自营出口和外贸企业代理出口都在生产企业纳税中抵扣,节省了出口退税时间和所需费用,减少了出口货物成本,从而有利于这两种方式的出口;同时,对外贸企业实行免税购进,也大大减少了资金占用,鼓励出口的作用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