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是基于以下背景提出的: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义务教育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人们对义务教育的认识也有了改变,机会的公平,教学资源的均衡成为大家最为关心的问题。而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发展是实现我国教育公平的重要保证,同时城乡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是制约我国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因素。区域内的教育均衡是我国现阶段教育发展的重点,而在此基础上建立的“名校+弱校”模式发展至今已初具规模,需要提升到理论层次,同时论证的过程也对“城乡一体化”背景下教育均衡发展也起到促进作用。本文从七中育才三圣分校入手,通过对该校实践分析找出锦江区在发展教育均衡中进行的探索之路,分析链条式办学模式,力求从当下的实践过程中找出可借鉴发扬的优势,同时探寻一个更长远发展的发展模式。本文采用了文献法、调查法。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分析国内外教育均衡政策以及中国当下为实现区域教育均衡而展开的诸多模式,比较分析各个模式的特点,以及通过对七中育才中学三圣分校的“弱校+名校”实践模式剖析,试图通过七中育才中学三圣分校为切入口分析当下中国教育实现区域教育均衡的现状和问题。本文的基本结论是:在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中,我们实际上遇到的种种的阻力,也遭遇了不均衡到均衡,再由均衡到不均衡的螺旋式发展历程,这是现实的必然,也是历史的规律。最初,更多的是从硬件上强调教育的公平与均衡,到现在,更多的思考从个体学生的角度实现教育均衡的价值,尊重差异、尊重个体是未来更应该找寻的方向。从学校的层面上来看,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需要通过构建多元化的,有选择性的教育过程来实现,它更多的在于教育过程中的均衡而不能仅仅局限于教育结果的公平,教育过程中的均衡和公平又在于:我们的教育帮助不同水平不同个性的学生,通过自己的选择和自身的努力都能获得良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