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D-Ⅱ型SiC纤维增强SiC基复合材料性能调控及构件制备

来源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jmaomaoxi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连续碳化硅纤维增强碳化硅(SiCf/SiC)复合材料具有低密度、高比强度、韧性较好、耐高温和抗氧化等特性,在航空发动机及其它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关注并在国外获得了实际应用。本文以KD-II型SiC纤维为增强体,低分子量含乙烯基聚碳硅烷(LPVCS)为先驱体,PyC和BN涂层为界面,采用先驱体浸渍裂解工艺(PIP)制备了SiCf/SiC复合材料。研究了涂层工艺对SiC纤维单丝拉伸性能的影响;探讨了交替的(PyC/BN)n界面层对SiCf/SiC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规律;开展了高温处理和氧化处理对SiCf/SiC复合材料性能影响的研究;随后采用优化后的PIP工艺制备了SiCf/SiC复合材料薄壁构件——航空发动机内锥体。  界面是影响复合材料尤其是陶瓷基复合材料性能的关键因素,前人研究结果表明:以BN为界面层的SiCf/SiC复合材料性能得到显著提升。本文各自采用dip-coating工艺和CVD工艺在SiC纤维表面制备了BN涂层(简称为DB和CB,各自代表dip-coating BN和CVD BN)。采用dip-coating工艺制备BN涂层时,原料配比对涂层物相组成有显著影响,综合XRD和XPS分析结果表明,硼酸和尿素摩尔比为1:1时制备得到的涂层主要成分为BN。采用CVD工艺制备BN涂层时,原料配比和沉积温度影响涂层元素组成,涂层中N元素含量随原料中NH3与BCl3流量比增加而增加,但增加趋势逐渐减缓;随着沉积温度的升高,涂层中的N含量先降低后升高。低温下CVD工艺制备的BN涂层稳定性较差,但形貌均匀完整,对SiC纤维产生了较好的包覆作用,可以通过沉积时间对涂层厚度进行调控。  随着dip-coating工艺周期数的增加,SiC纤维单丝拉伸强度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其中,5个周期后SiC纤维单丝拉伸强度最大,达到1.56GPa,比未处理的SiC纤维提高4.7%。制备交替(DB/PyC)n涂层后,SiC纤维单丝拉伸强度发生显著变化,其中,PyC/DB/PyC涂层的纤维单丝拉伸强度最高,达到1.67GPa,DB/PyC涂层的纤维强度最低,仅为0.98GPa。制备交替(PyC/CB)n涂层后,SiC纤维单丝拉伸强度的波动范围更小,其中,PyC/CB/PyC涂层的纤维单丝拉伸强度最高,达到1.68GPa,CB/PyC/CB涂层的纤维强度最低,为1.30GPa。  未制备任何界面层的复合材料弯曲强度最低,只有144.1MPa。交替(DB/PyC)n界面层复合材料中,力学性能最佳的KL-PyC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和断裂韧性各自达到498.7MPa和27.8MPa·m1/2;而KL-DB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只有225.7MPa,断裂韧性只有9.0MPa·m1/2。交替(PyC/CB)n界面层复合材料中,KL-CB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最差,弯曲强度只有298.8MPa,断裂韧性只有13.1MPa·m1/2;KL-PyC/CB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最好,弯曲强度为566.0MPa,断裂韧性为19.3MPa·m1/2。  具有不同界面的复合材料中,KL-PyC/DB复合材料的界面剪切强度最高,达到138.6MPa,而其弯曲强度和断裂韧性各自为275.4MPa和3.5MPa·m1/2;KL-DB/PyC/DB复合材料的界面剪切强度最小,仅为18.9MPa,弯曲强度为302.4MPa;KL-PyC复合材料的界面剪切强度为39.2MPa,弯曲强度接近500MPa,KL-PyC/CB弯曲强度高达566.0MPa,界面剪切强度为38.6MPa,这两种复合材料的断裂韧性都很高。该结果表明界面结合强度过大或过小都会降低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复合材料界面理论得到了很好地验证。  随着高温处理温度越来越高,SiC基体的失重率逐渐变大,结晶程度不断增加,晶粒不断长大,SiC纤维变化规律与基体类似。SiCf/SiC复合材料高温处理时的失重率小于相同处理条件下SiC基体的失重率。相较于没有做过任何处理的复合材料,经1200℃高温处理后,弯曲强度降至452.1MPa,断裂韧性下降明显,降为15.5MPa·m1/2。1400℃高温处理1小时后,弯曲强度进一步下降至364.4MPa,断裂韧性基本不变,为15.7MPa·m1/2。1600℃高温处理使得复合材料弯曲强度降至119.1MPa,断裂韧性降至4.1MPa·m1/2。纳米压痕测试结果表明:纤维和基体的硬度和模量随着高温处理温度的升高降低,这是导致复合材料性能退化的基本原因。在1200℃,材料的力学性能与不同保温时间高温处理关系不大。  复合材料在1100℃氧化处理1小时后,SiCf/SiC复合材料弯曲强度和断裂韧性各自降低至297.8MPa和10.1MPa·m1/2,强度保留率仅60%。1200℃处理1小时后,弯曲强度和断裂韧性进一步降低,各自为246.1MPa和8.7MPa·m1/2。经过1300℃处理,弯曲强度与1200℃样品基本相当,断裂韧性回升至10.3MPa·m1/2。增加氧化处理时间后,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变化较大,1100℃氧化处理5小时后,弯曲强度和断裂韧性降至176.3MPa和6.6MPa·m1/2。氧化10小时后,弯曲强度和断裂韧性降到145.0MPa和6.1MPa·m1/2,强度保留率仅为29%。  根据薄壁构件模型设计编织和PIP工艺模具,参考真空袋压成型工艺和热压罐辅助交联工艺优化了PIP工艺,选择合适的加工时机对构件中的需要加工的部件进行加工,通过浆料刷涂、后续CVD SiC涂层等方法改善构件制品的致密度及表观质量。利用Siemens PLM Software NX8.0软件的CAE模块对构件的局部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在构件圆环局部施加300N载荷的条件下,支撑体U型孔外侧的节点位移最大,达到7.924μm,圆环局部和支撑体的U型孔内侧的单元应力最大值为8.782MPa,单元节点应力最大值为18.84MPa。
其他文献
多糖是地球上最丰富的可再生天然有机物之一,它是一种多羟基的高分子物质,可以在分子间通过氢键形成超分子,可以用作模板来引导纳米晶体的生长。利用生物多糖制备纳米材料具
期刊
采用化学气相沉积(CVD)工艺在W芯SiC纤维表面沉积B4C涂层,以改善增强体W芯SiC纤维与基体Ti合金两者之间的界面反应。对沉积温度、反应气体总流量及配比、走丝速度等影响W芯Si
本课题主要研究了橡胶型氯化聚乙烯CMl 35B/三元乙丙胶EP33共混体系的相容性、共硫化性、共混工艺等问题,存此理论基础上研究了环保型配合剂在CM/EPDM共混体系中的应用,并成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半导体光催化技术作为新兴绿色的环保型技术,对染料废水的处理具有很大的前景。碘化氧铋材料由于其独特的光电化学性质在催化剂的合成、复合方面已有很多研究,层状材料大的比表
为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人们在安全、环保和节能方面对汽车产品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而汽车轻量化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在这一背景下,汽车车身零件采用减薄高强钢
本文主要进行了高效脱硫菌种选育、鉴定以及Desul fotomaculum B13菌株硫酸盐转化性能的初步研究,期望在印染废水处理中的脱硫领域得以应用。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经过富集
硅材料在自然界中资源丰富、价格便宜,其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时比石墨材料更安全。但是硅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会产生明显的体积变化,导致严重粉化,而使硅电极在循环过程中容量快速衰减;此外,硅材料导电率低,锂离子在其中扩散缓慢,从而限制了其容量利用以及其倍率性能的提升。而二氧化硅材料作为电极材料,具有较低的充电电位,更好的循环稳定性,资源丰富,生产成本低。但二氧化硅在充放电过程中也存在体积膨胀,同时导电性差
硅纳米管同时兼备硅纳米线以及碳纳米管的性能,避免了碳纳米管易氧化的缺点,在纳米电子器件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由于硅纳米管的稳定性偏低,在实验上仅少数研究者制备出了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