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的山地户外培训是当下户外爱好者及从业者接受专业技能教育和提升能力的重要平台,山地户外培训承担着我国户外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职责。对山地户外培训课程进行有效的风险分析并提出应对方式,对提高我国山地户外培训的发展,尤其是提高参与培训学员的安全性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中登协主办的山地户外培训课程中的风险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实地考察法、数据分析法、特尔非法,结合各地山地户外培训的开展现状,深入进行调查,分析培训开展的基本情况,并对参与培训的学员,承办方负责人和户外师资发放问卷,针对其发展的基本情况和可能发生的风险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实地考察了培训的开展过程,再结合实际情况,分析现阶段山地户外培训中比较常见的风险因素,并对其进行分析,提出相应应对方法最后提出结论。为不断发展的山地户外培训在风险管理方面提供理论上的经验,为中国山地户外教育的发展添一股力量。得出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目前参与山地户外培训的主要人群是领队、学员及户外爱好者,人群范围越来越多和越广,他们的身体情况和户外技能也参差不齐,因此要对参与培训的学员进行严格的身体调查,在培训开始前掌握其基本情况,避免意外发生。(2)培训由多方主导,中登协作为主办方应加强在培训过程中的安全检查和评估工作,提前准备,不仅要定期检查,也要增加不定期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防范。(3)承办方虽形式不同,但在负责承办中登协开展的山地户外培训的各单位在场地、设施上的建设基本符合标准,但仍不完善,应积极督促提高承办方场地、设施的标准化,加强监督。(4)在对山地户外培训课程中可能存在风险因素进行了分析后,人的因素对于山地户外培训课程的影响最为重要,因此加大在对于人的各项风险因素上的重点管理对于山地户外培训而言是首要任务。(5)山地户外培训课程中的风险由人、物和自然环境构成,在风险源上本文将其分成了户外教师的风险、学员的风险、场地设施及器材因素风险、自然环境风险和其他共五大类,其中包含了25项2级风险因素。(6)本文借用排序法和矩阵法对山地户外培训课程的风险因素评估并分类,整理出2个重点应对项,13个次重点应对项以及10个,一般风险及关心应对项,并对相应的项目据其特点提出应对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