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夏甄陶教授从研读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经典论述和主要著作出发,以实践唯物主义为基本立场,以人的起源、人的属性、人的发展为主要内容,以“关系”、“活动”、“发展”为主要脉络,全面梳理和分析马克思主义对人的理解,重现了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体系,批判了“马克思主义见物不见人”的错误观点,坚定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指导。在此基础上,夏教授进一步深化了他对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理解。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他认为人是一个非特定化的、开放的自然,以肉体为基础构成一个完整的“小宇宙”,与自然界“大宇宙”互相作用。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认为社会就是一个文化世界,人的文化存在是人作为社会存在物的显著特征。在对意识的阐述上,夏教授结合现代高级神经系统学和心理学的知识,准确把握意识的表现形式和发生过程,总结了意识的特性和功能。在对人的全面认识上,他认为文化的进化是通过人的活动、实践与劳动创造和实现的,也是人类特有的新型进化发展方式,解释了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夏教授从人的现实存在的主要关系入手,独创性的开辟了一个哲学界的“关系域”的研究视角;在具体研究中,注意对比个体的人、特殊群体的人和类存在的人三种存在形式的特点,在对比中确定研究主体的表现形式;在研究方法上,从自我需要、社会需要和社会关系出发,历史的把握人的本质;在研究原则上,坚持实践的唯物主义立场指导研究全过程,全面把握人的本质与发展。受历史条件和现实状况影响,夏教授重视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人学观点的解读,但研究成果主要停留在理论层面,未能及时转化为方法论原则指导现代化建设实践,也没有普及到人民群众身边。但是他重视从人的普遍存在的关系出发,从马克思主义视角回答了人是什么、如何认识人等问题,对丰富新时期的人学理论、提供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新工具,创建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中国特色的人学理论体系做出了重大贡献,是当代系统研究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先驱,也是彻底的实践唯物主义者和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