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我国颁布了多项有关装配式建筑的政策文件,目的是要大力推进装配式建筑的发展。传统粗犷的现浇建筑已经无法满足我国对绿色环保目标的追求,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具有绿色、环保、资源浪费少和施工周期短等五节一环保的优势,因此,装配式建筑将是建筑企业进行转型升级的新动力,它的发展势在必行。但是现阶段下,我国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成本要高于传统现浇建筑,成本过高严重阻碍了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基于此原因,论文重点对影响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成本的因素进行研究,并对这些因素进行综合评价,以期促进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良好、快速的发展,论文主要研究如下:(1)首先,论文以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为研究对象,阐述了装配式建筑、装配式混凝土建筑、预制装配率和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体系等相关理论;通过文献研究发现我国在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成本影响因素相关方面的研究依然存在薄弱之处。(2)第二,论文采用对比分析法对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和传统现浇建筑的直接成本费差异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成本增量主要体现在预制构件的生产成本上;此外,成本增量随着预制装配率的变化而不同,合理的预制装配率能够有效降低成本增量。(3)第三,通过相关文献研究整理了多项影响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成本的因素,运用问卷调查法对指标因素进行不断修正和规范,最终确定了 18项影响因素,并将其分成五类:设计因素、生产因素、技术因素、政策因素和管理因素,这五类因素共同构成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成本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采用模糊TOPSIS综合法对指标体系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生产规模、预制构件的生产、模数的协调性、产业链脱节、预制装配率这五项因素对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成本的影响程度最高。(4)最后,针对五类影响因素提出了对策建议,其中着重强调推广EPC总承包模式以加强各专业之间的协调沟通,提高设计、生产、装修一体化模式水平;将BIM技术应用到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中,对其进行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化管理,从而达到控制成本的良好目的。论文对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成本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评价,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一方面丰富了我国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相关理论,一方面为我国降低装配式建筑的成本提供了参考和建议,具有良好的理论和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