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Ti-N型高强度耐候型材开发

来源 :昆明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nyc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耐候钢又称为耐大气腐蚀钢,它是金属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对于不锈钢,耐候钢具有良好的经济性,广泛用于建筑、车辆、桥梁、塔架、集装箱等钢结构物中。耐候钢自30年代美国的U.S.Steel公司成功研制出含Cu低合金钢Cor Ten钢后,一直处于不断的发展研究中,通过近80年的研究和实践证明,耐候钢基体本身不耐大气腐蚀,初期形成的致密锈层才具有抵御大气腐蚀的能力。近期,耐候钢的研究开始转移到如何提高耐候钢自身的力学性能方面,各钢厂均在生产高强度耐候钢方面进行了研究,以扩大耐候钢的使用范围。针对型材类耐候钢一直缺少强度级别高的产品,本文确定以含低P的Cr-Ni-Cu耐候钢系为基础,通过适当增加Mn含量,利用Mn的固溶强化作用,同时采用添加V、Ti、N微合金元素综合作用细化晶粒的试验方案,生产高强度耐大气腐蚀型钢。为探寻Mn、V、Ti、N等合金元素对提高强度的影响,首先在实验室采用中频感应炉冶炼耐候钢水分三次浇铸成钢锭,每次浇铸前分别加入Fe-Mn合金,钢锭锻造成φ20mm圆棒,以寻找Mn对耐候钢强度的影响;其次,仍采用中频感应炉冶炼耐候钢水,将锰含量提高到1.4%后再加入V,模铸成钢锭锻造成φ20mm圆棒;最后,工业试验采用攀钢现有的冶炼工艺生产V—Ti—N型耐候钢连铸坯,清理、加热后在型材轧机上轧制成310乙字钢,并进行了常规力学性能检测和耐大气腐蚀、焊接性和时效性试验。试验结果分析表明,在低含P的Cr-Ni-Cu系耐候钢的基础上,提高0.80%的Mn含量,型材类耐候钢材屈服强度(ReL)可提高80MPa左右。但锰含量过高对钢材的低温冲击韧性能和焊接性不利,增加锰含量仅能生产屈服强度小于400MPa的耐候型钢。若单独加V,而不考虑钢中增加N,仅能生产屈服强度为400MPa~450MPa级的高强度耐大气腐蚀型钢。钢中加V和微量的Ti,同时控制钢中的N在0.010%~0.018%,可生产屈服强度为450MPa以上级别的高强度耐大气腐蚀型钢。耐候钢中添加V、Ti、N合金元素后,钢中的N几乎不以游离N的形式存在,而是以化合态形式存在于钢中,对钢的时效性不会产生影响。V—Ti—N型材类耐候钢中生成大量的V(CN)和Ti(CN)是细化晶粒的基础,V(CN)和Ti(CN)依附在细小的MnS夹杂上,成为铁素体核心,促进晶内铁素体的产生,可使型材类耐候钢的晶粒得到充分细化,晶粒度达到10级以上,平均晶粒直径约8μm。Mn含量约1.40%的V—Ti—N型材类耐候钢的临界冷速为0.83℃/S,在型钢的生产中只能采用自然空冷的方式进行冷却,采用风冷有可能出现贝氏体组织。V—Ti—N型材类耐候钢的耐大气腐蚀能力与Cor TenA相当,并可通过斜Y坡口焊接裂纹试验,具有良好的可焊性和耐大气腐蚀能力。
其他文献
从我国古代新石器陶瓷雕塑的出现至今,雕塑瓷的发展已经经历了上千年,忠实的记录了我国丰富多彩的人文生活,并且不断延展新的表现形式。可以说,现代陶瓷雕塑也是传统陶瓷雕塑
提出并研究一种开关变换器非线性控制策略,双频率控制技术。研究电压型和电流型双频率控制开关变换器的实现方式及特点,对比分析电压型和电流型双频率控制开关变换器的工作特
齿轮测量中心是实现齿轮全参数测量的数控仪器。哈尔滨精达测量仪器有限公司的此类产品代表了目前国内的最高水平。为进一步提升仪器性能、研发新型产品、跟踪国外的先进技术
目的促进我国药学服务的发展。方法通过查阅文献、国内政策及咨询业内相关专家,分析我国药事服务费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剖析药事服务费的内涵和本质,提出一种基于资源成本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信息显示:2014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约为2.12亿,约占人口总数的15.5%;65岁及以上人口约为1.38亿,约占人口总数的10.1%。2020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将占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知识产权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日益凸现,尤其是对于企业来说,知识产权甚至可以说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杀手锏",创造、利用和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尊
目的 探讨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TURP)的手术配合及护理方法。方法 对40例行TURP治疗的前列腺良性增生患者进行术前访视、术中密切配合、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等护理措施。结果
针对接触网监测中棘轮补偿装置坠砣风振位移与断线位移容易混淆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形态学-小波的断线故障检测方法。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搭建接触网模型,采用谐波叠加法模拟
从十一五开始我国加强了节能环保方面的重视,十八大以来我国开始了节约型社会的构建,因此在建筑行业也开始了节约节能材料的推广应用。文章首先分析建筑节能玻璃膜的应用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