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冬小麦作为我国主要的商品粮,低温冻害一直是影响其安全生产的限制性因素。传统的小麦生理生化指标测定方法大多采取野外破坏性取样的方式,结合化学实验分析,结果耗时、费力、效率低,且局限于“点尺度”上采样,不适合大范围开展。而利用高光谱遥感技术获取冬小麦叶片生理指标,对于快速、无损地监测作物长势,指导麦田管理,推进精准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数据资料和技术支持。本研究以苗期12个不同品种的冬小麦为研究对象,以田间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冬小麦作为我国主要的商品粮,低温冻害一直是影响其安全生产的限制性因素。传统的小麦生理生化指标测定方法大多采取野外破坏性取样的方式,结合化学实验分析,结果耗时、费力、效率低,且局限于“点尺度”上采样,不适合大范围开展。而利用高光谱遥感技术获取冬小麦叶片生理指标,对于快速、无损地监测作物长势,指导麦田管理,推进精准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数据资料和技术支持。本研究以苗期12个不同品种的冬小麦为研究对象,以田间试验为依托,在寒潮低温前后,测定小麦叶片叶绿素(SPAD)和可溶性糖含量,同时获取小麦叶片高光谱反射率。基于不同光谱参数和预处理方式,探讨了冬小麦叶片在低温胁迫前后的反射光谱和一阶微分后的光谱特征与变化规律,采用相关性分析法遴选出5个与叶绿素含量相关系数最高的特征变量建立反演模型,以及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结合机器学习中随机森林算法构建了可溶性糖含量的估算模型。研究结果可为低温胁迫下冬小麦大规模快速监测提供技术支撑。主要结论如下:(1)与低温胁迫前相比,胁迫后小麦叶片SPAD值与可溶性糖含量整体呈上升趋势,表明小麦在受到低温胁迫时,短期内会增加叶绿素和可溶性糖含量来增强自身抗逆性。部分冬小麦叶片在胁迫后出现叶绿素与可溶性糖含量不同程度的下降,这可能是因为不同品种间幼苗生长发育程度存在差异。(2)低温胁迫后的光谱反射率较胁迫前在部分波段有明显差异,具体表现在380~650 nm、710~860 nm以及950 nm以上的红外区域,小麦叶片受冻后的原始光谱反射率略低于胁迫前,光谱反射率在叶绿素吸收较好的可见光区域有所降低,叶片表现出受冻特征。(3)构建的小麦叶片叶绿素含量低温胁迫前后两种混合模型,交互验证后精度较低。表明常温下小麦叶绿素含量估算模型,并不适用于遭受低温胁迫后的叶绿素估算,需单独建立低温胁迫后的估算模型;利用光谱数据建立冬小麦低温胁迫下叶绿素含量反演混合模型中,以一阶光谱导数在694 nm处构建的模型估算效果最优,拟合度(R~2)为0.694,均方根误差(RMSE)为3.191,说明利用小麦叶片光谱特征波段建立低温胁迫下叶片叶绿素含量反演模型的方法是可行的,其模型表达式为Y=649.92(R′694)0.527。(4)对于构建小麦叶片可溶性糖含量混合估算模型,其原始光谱在经过4种不同预处理方法后,使用PCA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出的特征波段个数为:一阶微分变换75个、多元散射校正12个、快速傅里叶变换5个、SG滤波平滑7个。将这些敏感波段输入随机森林算法,模型估算结果显示,不同预处理方法构建的模型训练集R~2均在0.88以上,RMSE低于0.1,验证集相较训练集则有较大差异。通过筛选,确定基于光谱一阶微分变换为冬小麦叶片可溶性糖含量最佳估测模型,其回归方程为:Y=0.6478x+0.0221。
其他文献
秸秆富含氮、磷、钾等营养元素,其还田降解是循环利用养分资源的重要途径。木质纤维素作为秸秆的主要成分,是影响秸秆降解的关键因素。微生物可通过分泌纤维素酶、木聚糖酶和木质素过氧化物酶等生物酶降解木质纤维素,因此筛选高效降解木质纤维素的微生物,并通过外源营养元素(如氮、锰)提高其分泌酶的活性是加速秸秆降解的重要措施。本研究以小麦腐解秸秆为材料,通过平板划线法筛选木质纤维素高效降解菌;然后通过室内摇甁试验
设施土壤盐渍化成为限制设施蔬菜可持续发展主要问题,为了探究有机物料与磷石膏联用对盐渍化的修复效果,本研究采用盆栽试验按比例添加有机物料与磷石膏材料设置CK、磷石膏(P)、秸秆(S)、生物炭(B)、磷石膏+秸秆(P+S)、磷石膏+生物炭(P+B)处理,选种小白菜,通过探究有机物料与磷石膏联用,在硝态氮的中和钠离子的置换对土壤盐分的消减,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土壤微环境环境的改善效果及小白菜生长和品质的
磷在农业、畜牧业、磷化工业以及人类日常生活中都占据着重要位置,它是生命的重要组成元素。随着我国农工业的快速发展,由磷污染所带来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人类活动所产生的磷化物排入水体可能会造成水体磷含量超标,如果进一步恶化则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等一系列环境问题,威胁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平衡。农业面源污染是水体磷污染的主要来源,从农田尾水等含磷水体中富集和分离含磷化合物可以防止水体磷污染和循环利用不可再生资源
水稻秸秆和绿肥是我国南方稻田主要的有机肥源,合理利用可以有效培肥土壤,减少化肥用量。秸秆还田不但可以解决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还可促进养分循环利用。利用冬闲田种植豆科绿肥,可以通过生物固氮富集氮素养分,翻压还田还可以释放养分供作物吸收利用。水稻秸秆C/N比大,富含半纤维素、木质素等难腐解的物质,大量还田后若不能及时腐解可能产生毒害物质,影响下茬作物生长。与水稻秸秆不同,豆科绿肥富含氮素养分,与水
磷对植物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作用,施用磷肥是农业生产中提升作物产量及品质的重要手段,但因土壤性质、作物类型、耕作模式及磷肥种类不同,磷素在土壤中转化特征及有效性不同。因此,探究不同品种磷肥在不同类型土壤中磷素形态转化及作物磷素吸收利用规律,对不同类型土壤及不同作物体系中磷肥精准匹配及高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砂姜黑土和红壤上设置不施磷(CK)、施用过磷酸钙(SSP)、重过磷酸钙(TSP)、钙镁磷肥
<正>目前我国大部分汽车空调压缩机泵的外壳都是铸铁材质,由于汽车环保节能的要求已成为必然的趋势,汽车的轻量化要求也随之变强,汽车的每一个部品都在思考如何在保证品质不低减的前提下,如何减轻部品重量,随着这样的要
4-羟基吡咯啉-2-酮(特胺酸)骨架化合物具有抗植物病原菌、杀虫杀螨和除草等生物活性,广泛存在于天然产物、商品化医药和农药中。本文运用共活性药效团策略,以天然活性产物Tenuazonic acid(细交链格孢菌酮酸,简称Te A)为先导,设计合成了30个新型3-苯基-4-羟基吡咯啉-2-酮类衍生物,并通过~1H NMR、13C NMR、DEPT、HSQC和HRMS等结构表征对目标化合物进行确证。生
秸秆还田已成为我国当前广泛应用的农业管理措施,对农作物产量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然而,秸秆还田在全国不同环境条件和农业管理措施下对病虫草害的影响尚不明确且具有争议。本研究运用整合分析的方法,搜集2021年12月之前公开发表的文献数据,定量分析了秸秆还田对我国主要粮食作物水稻、小麦和玉米病虫草害发生的总效应,以及分析了不同环境条件(气候条件、土壤质地、土壤有机质含量(SOM)、土壤p H)和农艺管理措
本研究以池州市石台县为研究区域,在以2014年安徽地质实验研究所采集的样点基础上,运用Arc GIS、Geo Da、Sim DTA、R语言和Google Earth Engine等平台软件构建地统计学和随机森林模型,比较探索影响石台县土壤硒空间分布的主要影响变量,包括地形、植被因子、土壤类型等。并结合重要影响变量对石台县土壤硒空间分布进行预测。利用传统地理学方法和机器学习方法相结合得到石台县全境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