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临床工作中发现人群中椎动脉血管存在异常现象,即双侧内径存在不对称现象,当差异明显(双侧椎动脉内径差异大于等于0.3mm)时称为椎动脉优势现象。本研究将探讨后循环缺血的发生与这种椎动脉的异常现象-椎动脉优势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随机抽取陕西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3月31日期间住院的年龄≥45岁的病例500例,去除不符合入组标准的病例,剩余325例。根据诊断结果分为后循环缺血(PCI)组73例(包括后循环梗死及TIA)和无后循环缺血组252例,两组都有颈部血管超声的检查结果,并统计两组年龄、性别、吸烟、饮酒、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及椎动脉优势现象的一般资料。结果:经过统计分析两组之间的一般资料后,发现吸烟、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及椎动脉优势现象在两组之间分布分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年龄、性别、饮酒在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分布情况P>0.05,无统计学意义;把单因素分析结果里有统计意义的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稳定的回归模型,分析结果示:吸烟、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年龄及椎动脉优势现象的OR值(优势比)>1,P<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这些因素与后循环缺血存在正相关性,其中椎动脉优势现象的OR值(优势比)=2.304,说明存在椎动脉优势的人群发生后循环缺血现象是无椎动脉优势人群的2.304倍。结论:椎动脉优势现象与后循环缺血有一定正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