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1.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妊娠晚期及分娩期盆底结缔组织胶原的变化,进一步探讨盆底支持结构的改变与妊娠晚期压力性尿失禁(SUI)发生率增高的关系。2.探讨不同产科因素与产后SUI的关系。材料和方法:1.收集足月顺产组(n=20),早产组(n=13)。每例取阴道侧切口或者阴道裂伤处的阴道壁,将取得的组织进行固定、包埋、切片,经过Masson染色,观察盆底结缔组织中胶原的组组织形态变化,并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其I、Ⅲ型胶原含量。2.选取在我院产科规律产前检查并分娩的产妇,分别于妊娠晚期、产后42天及产后6个月进行问卷调查或者电话随访,分析产科相关因素与产后SUI的关系。结果:1. Masson染色后形态学比较:足月顺产组与早产组经Masson染色后均可见胶原纤维呈蓝色。足月顺产组与早产组比较,足月顺产组的胶原纤维染色较浅,排列较为稀疏,成纤维细胞密度降低,排列松散。2.在免疫组化的切片中可见胶原阳性区域呈现浅棕色至深棕色。足月顺产组的胶原阳性反应区域及阳性单位均小于早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足月产组妊娠晚期有SUI的较妊娠晚期无SUI的胶原阳性反应区域、阳性单位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3.对随访资料进行整理分析,足月分娩的女性妊娠晚期SUI的发生率为44.8%。足月顺产者、选择性剖宫产、早产者产后6周SUI发生率分别是31.3%,10.8%,9.1%。经x~2检验,足月顺产组与剖宫产组(x~2=8.36,P=0.004)及早产组(x~2=5.92,P=0.025)有显著性差异。产后6个月SUI发生率进一步下降。4.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危险因素有妊娠期SUI(P=0.016,OR=15.032)、分娩前的身体质量指数(P=0.001,OR=2.432)、新生儿体重(P=0.012,OR=1.008)、阴道分娩(P=0.002,OR=1.451)及第二产程(P=0.012,OR=1.014)。结论:1.妊娠晚期女性盆底组织Ⅰ、Ⅲ型胶原含量进行性减少,足月有SUI组的Ⅰ、Ⅲ型胶原含量较无SUI的有显著差异,提示妊娠期盆底结缔组织的改变是妊娠期SUI出现的重要因素。2.阴道分娩、分娩前的身体质量指数、新生儿体重、妊娠期出现SUI及第二产程等均是产后SUI的危险因素。选择性剖宫产是产后SUI的保护因素。3.妊娠晚期的SUI发生率高于产后,产后SUI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轻,说明妊娠和分娩导致的盆底结构和功能的损伤随着妊娠的结束而得到一定的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