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流产小鼠蜕膜组织TNF-α、TNFR1和MCP-1的表达与血清sTNFR1的测定

来源 :山西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tlx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正常妊娠与自然流产小鼠模型蜕膜组织TNF-α、TNFR1、MCP-1和血清sTNFR1表达的差异,研究TNF-α、TNFR1、sTNFR1和MCP-1与自然流产的关系,探讨自然流产的发生机制。方法:建立正常妊娠小鼠模型CBA×BALB/C和自然流产小鼠模型CBA×DBA/2。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测定两组模型孕13天蜕膜组织TNF-α,TNFR1和MCP-1的表达;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两组模型孕13天血清中sTNFR1的表达水平。实验数据的统计方法: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和Fisher’s确切概率法;等级资料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结果:(1)自然流产CBA×DBA/2模型组的胚胎吸收率(21%)高于正常妊娠CBA×BALB/C模型组(7.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2)两组模型孕13天蜕膜组织均有TNF-α阳性细胞检出,自然流产CBA×DBA/2模型组蜕膜组织中TNF-α的阳性表达强度和表达比例均高于正常妊娠CBA×BALB/C模型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3)两组模型孕13天蜕膜组织均有TNFR1阳性细胞检出,自然流产CBA×DBA/2模型组蜕膜组织中TNFR1的阳性表达强度和表达比例均高于正常妊娠CBA×BALB/C模型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4)CBA×DBA/2模型组孕13天蜕膜组织MCP-1的阳性率为82%,CBA×BALB/C模型组孕13天蜕膜组织中MCP-1的阳性率为77%,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自然流产CBA×DBA/2模型组蜕膜组织MCP-1的表达强度和表达比例均高于正常妊娠CBA×BALB/C模型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5)两组模型孕13天血清中均可检测出sTNFR1,自然流产CBA×DBA/2模型组血清中sTNFR1的表达水平高于正常妊娠CBA×BALB/C模型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TNF-α、TNFR1、sTNFR1和MCP-1与自然流产的发生发展有关。因某些病理情况引发的蜕膜中TNF-α,TNFR1和MCP-1表达增加是自然流产发生的一个原因,sTNFR1水平的升高则对妊娠具有自我保护和自我稳定的生理意义。
其他文献
目的:苯是重要的工业生产原料和有机溶剂,广泛应用于合成树脂、塑料、医药和制鞋等行业,同时也是香烟烟雾、装修材料、以及原油和汽油等组成成分之一。因此,苯是职业环境和生活
本研究以水稻浙农952为试验材料,在40℃高温胁迫下分别处理0d、1d、2d、4d、7d、11d、16d,然后在30℃常温下各自恢复10d。在此过程中,测量水稻顶部第一完全展开叶的气体交换特性、叶绿素荧光参数、CO_2响应曲线、Rubisco的活性和含量,以及RCA的含量。又在42℃、45℃高温胁迫下分别处理0h、1h、2h、4h、8h、16h,测量水稻叶片中Rubisco活性、含量和RCA含量的
精子能够成功与卵子受精需要具备完整的质膜和良好的线粒体膜电位,精子的新陈代谢、活力的维持、获能、顶体反应以及精卵结合等都与精子质膜的完整性和线粒体膜电位密切相关。
随着流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流媒体业务的广泛应用,其服务质量QoS (Quality of Service)指标与用户体验质量QoE (Quality of Experience)间的映射关系在以用户满意度为导向的
目的:建立峨眉产味连的指纹图谱,为峨眉产味连的GAP种植所必需的国际化质量标准提供技术依据。方法:采用超声波振荡提取等多种提取方法制备峨眉产味连特征性总提取物,以总生物碱含量为考察指标,选择出最佳提取方法;采用HPLC-DAD指纹图谱技术研究峨眉产味连指纹图谱,并进行色谱条件优化;在最佳的提取方法和色谱条件下,考察样品供试品溶液的稳定性、仪器精密度和重现性,并对所得谱图进行相似度分析;在最佳的提取
分蘖是影响水稻产量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本文以水稻矮化多分蘖突变体s2-69为研究材料,通过突变体表型统计分析、突变基因ZEBRA2的图位克隆、ZEBRA2表达模式分析、蛋白的亚细胞定位、ZEBRA2的功能分析等,阐明了ZEBRA2通过影响SLs的合成从而影响分蘖的机制。结果如下:(1)突变体s2-69呈现出矮化多分蘖和斑马叶(叶片呈现绿色和黄色的横向交替)的表型;(2)通过利用突变体与籼稻Dul
认知无线电(Cognitive Radio, CR)技术是当前一种先进的无线电技术。CR技术基于频谱感知,频谱共享,频谱切换等技术,打破了以往网络固定用户接入通信频谱的局限性,实现了频谱
由于高速铁路技术为日本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政治效益,世界各国纷纷掀起了高速铁路的研究热潮。列车在高速移动环境下对移动通信带来的新挑战,主要表现在,由于终端的高速移动性,
自超临界现象被发现以后,超临界流体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有关它的研究也越来越多。特别是超临界CO_2的研究,因其具有无毒、无污染、黏度低、扩散系数大、易于获取等优点而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在药物插嵌中的应用。而在研究过程中,存在一个主要的问题,就是需要对药物插嵌的过程进行定性和定量的检测,以得到相应数据,为生产及应用提供有利的支持。目前用于检测的方法主要有在线检测和离线检测两种,其中在线检测可以对反应
压缩感知(Compressive Sensing, CS)理论在最近几年引起了广泛关注,随着稀疏信号重建的迅速发展,出现了一些具有较好性能的方法,目前常见的稀疏重建算法主要包括基追踪(BP)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