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残疾人,一个被社会观念建构出来的人群类别,长期以来处在社会的边缘地带。而智障人作为残疾人类目下的一个种类,更不为人关注。根据中国《残疾人残疾分类和分级》的规定,残疾人被分为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和精神残疾这六类,而智力残疾是最受社会歧视的一种残疾,19世纪中叶开始盛行的优生学理论为其埋下了理论根基。将人类放到一个单一的智力衡量标准上加以判断,并以此来构筑社会的等级次序和不同阶层,是优生学的惯用伎俩。由此开始,各种智商测试法层出不穷,智力的高低成为划分人类优劣的不二捷径。因而,相对其他残疾人,智力残疾者被打上了更深的不可磨灭的偏见烙印,与社会的距离显得更远。有鉴于此,本文希望通过对一群成年智障者在朝阳残疾人服务发展中心生活状态的呈现,老师及智障者家长的心路描述,使大众了解并贴近真实的智障者,而不是仅凭主观想象,从而拉近社会与智障者的距离。本文对田野地点的描述展现了智障者学习生活的场所是一个相对闭塞的环境,在物理空间上,智障者被与主流社会相隔离。这样的隔离,一方面使智障者脱离主流社会,难以与社会融合,但另一方面又使智障者暂时摆脱社会带来的歧视与压力,能够相对简单轻松地生活。这样的矛盾同样是智障者内心纠结心理的写照,他们既希望能走上普通人的生活轨迹,如工作结婚,同时又享受封闭空间中如温室般的生活。但是朝阳中心的宗旨并不在给智障学生提供一个永久安身的场所,而是希望通过提高他们的技能与能力,使其最终走进并融入社会,这样才是一个可循环的模式。因此,日常教学的着力点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沟通表达以及特长发展上,并且建立了庇护工场,为智障学生迈入社会,正常就业做好了一切准备。然而,家长的思绪是复杂的,补偿心理严重是其一,认为工作免不了吃苦,在经济能力足以承受的情况下,不情愿孩子“遭罪”,此外出于保护自尊的私心,需要减少孩子在公共场合露面的机会。这样的观念严重影响了智障孩子就业并融入社会的可能性。作为结论,本文意在表达智障者的智力缺陷是客观存在的,但由此引发的“劣”与“废”之说是人为建构的。智障者并非必然是家庭和社会的“负担”,先天的缺陷可以通过后天的训练弥补,事实也证明是卓有成效的。智障者的生存问题,并不仅是简单的“衣食住行”,更高层次的需求,如情感的需求,尊重的需求等,也为其所期望。所以,关注智障者的心理,倾听他们的真实声音,是家长及老师不得忽视的一个问题。智障者因为智力缺陷而伴随着行动及能力上的不足,家长不可避免地成为代理人,但是亲子关系带来的过多主观感受容易导致感性思维占道,成为智障者与社会融合之路上的障碍。因而,要解决智障者的社会融合问题,绝不可小视家长的角色之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