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药品是特殊商品,是维持人类健康、抵御疾病侵袭的重要物质基础。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疾病谱的改变,人们对新药的需求也不断地增加,这就需要及时地提供良好的治疗和预防药物来满足人们的需求。药品的不断创新和发展也给人类获得更好和更长的生命带来了新的希望。新药在改善基础卫生保健状况方面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但由于新药研发具有投资大、风险高、周期长等特点,除了研发大量的投入外还需要将其推入市场,这就需要在专利期内通过药品的销售来弥补,所以新药价格通常会显得偏高。近年来,药价过高成了社会关注的焦点,许多患者已经承担不起高昂的医疗费用。所以,药品可及性需要的低价格和新药研发所需要的高价格俨然成为了一对矛盾体。药品价格过低会不利于新药研发、阻碍制药产业的发展;过高的药品价格又会让个人和国家难以承担、药品的可及性变差。如何对药品定价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除了与生产成本、研究与发展、销售及批发、目标利润、政府及社会医疗保险预算的影响相关外,药物的临床疗效和同类药品间药物经济学评价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合理的药品定价,有利于促进医药产业的发展,还有利于政府和居民的经济负担处在一个可以承受的范围内。利用价格杠杆的作用来达到资源利用的最佳配置,以及如何更加有效地降低药品的价格去保障全民合理用药,平衡这两者的关系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在介绍了与价格相关的经济学原理、我国药品定价和新药研发现状的基础上,通过文献研究和逻辑推理的方法分析了药品定价的合理性、从供需角度分析了药品定价会对新药研发产生影响,并制定了药品定价的各阶段目标。最后结合药物经济学的方法将药品分为专利药和通用名药来分别进行定价,并将分类后的药品的供给程度考虑进去,采取利润控制或参考定价的方式来进行管理。目的在于为我国药品定价方法的完善提供借鉴和参考,同时也是为政府有关部门对定价的管理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