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规模集会活动是指1000多人参加的、在特定地点、规定的时间内开展的活动。一般认为,大规模集会活动的疾病与伤亡的发生率要高于平常可比规模群体中的发生率。例如:1972年的慕尼黑奥运会死亡2例、1996年的亚特兰大奥运会死亡1例、1991年的美国特奥会暴发麻疹疫情、1997年的马加比厄运动会上,通向运动场的临时桥梁塌陷,造成4例死亡、多例受伤。此外,参赛人员居住的运动员村可能发生大规模感染传染病暴发或食物中毒事件,世界各国人员聚集到活动所在地也会提供各种传染病发生输入输出的机率。近年来,防范核、生、化、爆突发公共事件,也成为大规模集会活动卫生医疗保障主要内容之一。大规模集会活动的卫生医疗保障的主要目标是预防或最小化疾病和伤亡的风险,最大限度的确保参与者、公众、大赛工作人员、周围居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大规模集会活动过程中可能出现各种错综复杂的局面和形势严峻的挑战,因此,做好卫生医疗保障工作必须有一个良好的运作机制,在大规模集会活动前、时、后三个阶段,保障大规模集会活动的顺利进行。
奥运会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参与人员最多、最受人们欢迎的大规模集会活动之一。认真总结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卫生医疗保障工作取得的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对于我国举办其他类型的大规模集会活动,特别是2010年上海的世博会,有着重要的借鉴价值。
本文的选题是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卫生医疗保障为实例,对北京奥运会卫生医疗保障进行风险因素风险分析,比较和归纳2004年雅典奥运会、2000年悉尼奥运会等前几届奥运会的工作方法,评估和总结北京奥运会卫生医疗保障工作和效果,提出我国大规模集会活动卫生医疗保障模式,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卫生医疗保障提出合理建议。所以,本文的结构共有6章:
第1章为本文的导论部分,介绍大规模集会活动卫生医疗保障研究的背景和意义,以及目前此研究方向的国际和国内研究水平,最后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第2章开始进入2008年北京奥运会卫生医疗保障实例分析,本章主要介绍北京在2008年举办奥运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环境,重点论述了开展北京奥运会卫生医疗保障工作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第3章主要以2004年雅典奥运会为主,介绍其他国家举办奥运会开展的卫生医疗保障工作情况,以及给我国奥运会卫生医疗保障工作的启示。
第4章主要论述2008年北京奥运会卫生医疗保障制度的建立,从奥运会举办前建立卫生医疗保障制度面临的种种困难出发,分析卫生医疗保障制度的建立过程,以及在奥运会举办过程中,如何完成卫生医疗保障任务。
第5章主要是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卫生医疗保障制度的效果评估,从增强卫生医疗保障能力和促进卫生医疗机构发展两方面进行分析,总结2008年北京奥运会卫生医疗保障工作宝贵经验,并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卫生医疗保障工作进行了反思。
第6章是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卫生医疗保障工作深入分析我国大规模集会活动卫生医疗保障工作,主张大规模集会活动卫生医疗保障组织体系、工作方案、监测预警系统、效果评估系统四大模块,最后,提出2010年上海世博会卫生医疗保障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