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缺血后处理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引起的脑组织损伤与蛋白质氧化的作用。方法:所有实验动物被随机地分为假手术组、缺血组和缺血后处理组。缺血模型通过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法获得;在缺血发生2小时后立即给予3个循环的30秒再灌注/30秒再闭塞的缺血后处理。脑梗塞大小通过TTC染色法测量。采用荧光法监测H2O2经过辣根过氧化物酶催化还原的产物与羟基乙酸苯酯形成的复合物来测量H2O2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通过商品化试剂盒测定。蛋白酶体活性、蛋白碳酰(羰基)衍生物和高级蛋白氧化产物(AOPP)通过分光光度计测量。全部数据用x±s表示,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缺血后处理组使脑梗塞灶大小由37.91%±2.16%降至21.38%±1.65%(p<0.01),蛋白碳酰(羰基)产物和高级氧化产物(AOPP)分别从15.61±1.92mmol/mg和11.64±1.92mmol/mg降至11.71±1.37mmol/mg和9.12±1.27mmol/mg,两者水平显著降低。与之相反,缺血后处理组的SOD和CAT活性明显升高,分别从78.45±1.62U/g和8.76±1.33U/g升高至96.24±11.37U/g和12.56±2.14U/g,蛋白酶体的活性也从65.22%±7.31%升高至84.63%±11.24%。结论:我们的研究表明,缺血后处理通过降低蛋白氧化作用缩小脑梗塞灶,同时,可以把蛋白氧化作用作为预防脑损伤的一个潜在的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