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骨折手术,除手术切口本身能造成剧烈疼痛外,患肢血管扩张、组织肿胀、肌肉筋膜紧张、骨与骨之间的摩擦、骨膜引起的刺激及炎症介质的刺激等均会引起外周组织生成和释放多种化学物质和细胞因子,导致术后急性剧烈疼痛。如何缓解甚或消除患者的术后疼痛,促进伤口愈合及肢体功能锻炼,已成为骨科医生和麻醉医师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热点问题。阿片类镇痛药在术后镇痛方面已经取得了良好成效,尤其是舒芬太尼的镇痛强度也基本能满足患者术后镇痛的需要,但是阿片类药物的相关不良反应却给术后患者带来了不少的麻烦,尤其是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对全麻术后的患者所引发的后果更为让人关注。于是人们在不断寻求一种镇痛效果好而不良反应少的镇痛药物或镇痛模式。近年来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在术后镇痛中作用效果显著,应用也极其广泛。氟比洛芬是通过在普通NSAIDs的分子结构上引进一个氟原子,由氟原子引起的特异性作用使其镇痛效力较一般的NSAIDs强,而目前市场上多为口服剂型,对胃肠道的刺激较大,所以临床使用有所限制。随着靶向技术的发展,氟比洛芬酯微球载体注射液(flurbiprofen axetil injection,商品名为凯纷)是一种新型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它是由脂微球(lipid microspheres, LM)和其所包裹的氟比洛芬酯组成。LM是一种以脂肪油为软基质并被磷脂膜包封的微粒体分散系,平均直径0.2μm,外膜为卵磷脂,内层为软基质油,其中溶解脂溶性药物,跨膜性强,使氟比洛芬酯起效快,对炎症及创伤部位具有靶向聚集作用,通过抑制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PG)的合成发挥镇痛效应,具有长效靶向镇痛作用及超前镇痛作用,临床应用可减少其他镇痛药尤其是阿片类药物的用量,且副作用少,可以配合阿片类镇痛药物为临床医师提供良好的平衡镇痛,因此在临床上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氟比洛芬酯用于骨折术后镇痛的研究较多,但其对骨折术后运动痛的镇痛效果的研究较为鲜见。由于骨折术后常常需要患者进行早期功能锻炼及功能检查,这些经常会引起患者剧烈的运动性疼痛,所以,氟比洛芬酯能否对骨折患者术后的运动痛有较好的镇痛效果是很有研究意义的。本研究旨在比较观察氟比洛芬酯或曲马多复合舒芬太尼对骨折术后患者的镇痛效果,探讨氟比洛芬酯(凯纷)对骨折术后急性剧烈的运动痛的镇痛效果,从而为骨折患者术后提供更多更完善的镇痛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