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允价值计量的持续运用引起了包括实务工作者、学术界、政策制定者以及监管机构在内的各方对其实施利弊的广泛争议和关注。尤其在金融危机期间,信贷渠道收紧,资产负债表的流动性备受关注,公允价值计量原则的运用对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受到广泛诟病。经过各方广泛持续的论证,公允价值计量经受住了金融危机的考验,逐渐受到各方认可并成为未来会计计量发展的主流趋势。后金融危机时期,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决策有用性在财务报告框架和具体准则制定中的作用日渐凸显。对公允价值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的权衡以及经济后果研究成为各方关注的重要问题。具体来看,公允价值计量的经济后果研究涉及到公允价值信息对资本市场定价能力的影响研究、公允价值信息对资本市场信息传递能力的影响研究以及公允价值信息对资本市场信息风险的影响研究。而由于现有研究在会计所处经济环境、模型设定和样本选取等方面存在差异,研究结论不尽相同,这使得上述问题成为后金融危机时期会计研究中最具争议的话题之一。随着2014年财政部公允价值计量准则的出台,公允价值计量的经济后果,尤其是分层计量的经济后果问题成为准则平稳“着陆”的一个关键性话题。在此背景下,尽快厘清公允价值计量的相关问题,全面深入地考察公允价值计量所带来的经济后果,对于改善会计信息质量、引导社会资源合理配置、保护投资者和社会公众利益具有重大意义。为此,本文在重新界定相关概念的基础上,从中国的现实经济环境出发,力图对上述热点问题进行重新审视和研究,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检验了公允价值分层计量的经济后果,并对研究中发现的问题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在对公允价值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学术界对公允价值的概念提出了质疑。而概念是研究的逻辑起点,概念发展的逻辑为各门科学提供了逻辑基础,概念发展的辩证法深刻地展现了人类思想运动的逻辑。为了使本文的研究逻辑和研究范畴具有一致性,本文第1章对包括公允价值在内的相关重要概念进行了界定,其中对本文所考察的公允价值计量、经济后果、相关性与价值相关性、股价同步性和信息风险等概念进行了系统的梳理,这也为各章节的研究提供了清晰的概念和逻辑框架。本文认为,只有从根本上把握了公允价值运用的“前因”,才能更好地解读其“后果”,并据此得出有意义的结论,从而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基于这一思路,本文第2章对不同时期经济危机前后会计制度变迁的路径做了详细分析,同时,对不同阶段和层次的提前确认会计利润的具体事项进行了总结,得到了有关公允价值起源的几个典型化事实,指出了公允价值应用背后的潜在原因和规律。利用沪深两市20072012年A股上市公司年报和半年报数据,本文第4章基于修正的Ohlson(1995)模型,对公允价值分层计量的价值相关性进行了检验。同时,利用样本公司的公司治理数据,考察了公司治理机制对不同层次公允价值的价值相关性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对于金融类上市公司,按第一层次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具有价值相关性,而按第二、三层次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不具有价值相关性,按第一、二层次公允价值计量的负债的价值相关性大于第三层次;第二,同时披露公允价值类型信息和分层信息比单一披露类型信息对公司价值具有更强的解释能力;第三,完善的公司治理机制显著提高了按第一层次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的价值相关性。由于本文的研究在公允价值计量准则发布之前,实务中缺少有关公允价值信息披露的指引,结果导致上市公司在披露公允价值分层信息过程中存在格式不统一,相关信息披露不充分等问题。可以预期,随着公允价值计量准则的实施,投资者在评估公司价值时,将会增加使用第二、三层次公允价值的权重,从而进一步提高公允价值信息的有用性。针对公允价值信息对我国资本市场信息传递能力的影响这一问题,本文第5章以沪深两市20082012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在French和Rol(l1986)、Roll(1988)以及Piotroski和Roulstone(2004)等学者研究的模型基础上,对我国披露了公允价值分层计量信息的上市公司的股价同步性进行了计算,并检验了公允价值分层计量信息与股价同步性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20082012年样本公司股票价格日收益率的63.3%可以由市场和行业收益率予以解释,远高于发达国家,甚至远高于我国资本市场上的平均值;按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提高了股价中公司特质信息含量;按第一、二层次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提供了有用的公司特质信息,而按第三层次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则提供了较少有用的公司特质信息;虽然公允价值计量信息促进了公司特质信息融入股价,但同时也加剧了股价“同涨同跌”的状况。本文第6章基于公司治理机制的视角,以沪深两市20082012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公允价值分层计量与上市公司信息风险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按第一、二、三层次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或负债组合的信息风险逐层递增;高质量的公司治理机制降低了按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的信息风险,且公允价值计量信息的可靠性越差,完善的公司治理机制越能够有效地降低其信息风险,但对于负债项目来说,并没有起到显著降低信息风险的作用。综上所述,为进一步完善公允价值计量的应用,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有效地预防由公允价值计量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本文建议:政府和决策部门应进一步提高资本市场信息的透明度,完善相关制度和准则规范,降低噪声对股票价格的影响;准则制定机构在公允价值计量准则实施的同时,应当充分考虑由公允价值计量所带来的信息风险,强化对公允价值计量的运用条件以及获得更可靠输入值的方法方面的监管,最大程度地降低由公允价值计量所带来的信息风险;同时,监管部门应当从优化股权结构、董事会制度安排和高管薪酬等方面进一步规范上市公司的治理机制,使其充分发挥作用,以减少由公允价值计量所带来的信息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