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茱萸是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CornusofficinalisSieb.etZucc.)除去果核的干燥成熟果肉,具有补益肝肾、涩精固脱的功效,现代研究证明山茱萸具有较好的调节免疫系统功能和显著的降血糖作用。作为一种常用中药,社会需求量较大。中国每年山茱萸产量的90%都集中在河南、陕西、浙江三省,所以在这三个主产区进行规范化种植对于提高山茱萸的产量与质量非常重要。 近几十年来,对山茱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品种的筛选、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而缺少对其生物学特性和药材有效成分动态积累方面的综合分析评价,这样不利于山茱萸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因此,如何保证山茱萸药材的“安全性、有效性、稳定性、可控性”是今后研究的主要方向。 植物不同器官的形态特征会受到环境条件的影响,但相对于茎叶等器官来说,花的形态是比较稳定的,受环境条件的影响较小。同时,山茱萸又是果肉入药的药用植物,花的发育直接影响座果。因此,我们首次把山茱萸花的生物学特性与山茱萸果实的化学成分动态累积规律结合起来进行了系统全面的研究,为山茱萸规范化种植过程中的关键技术研究和更好的开发利用、保护山茱萸种质资源提供科学依据,为山茱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开辟一条更为广阔的道路。 本论文共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是山茱萸花的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1、山茱萸开花物候期的观测 研究表明:山茱萸花期受温度等外界条件影响较大,当气温在10℃左右时,山茱萸进入初花期;当温度在11℃~18℃时,山茱萸进入盛花期;当温度在20℃左右时,山茱萸进入终花期,随着温度升高花朵逐渐脱落,至剩余2﹪~3%左右的花朵继续膨大而成果实。 2、山茱萸花粉生活力观测 将不同浓度的蔗糖培养基滴于载有花粉粒的载玻片上,分别培养2h、4h、6h、8h后观察花粉生活力,结果为:10%浓度的蔗糖培养4h时,花粉萌发率最高。 3、山茱萸花粉传播方式观测 比较套袋与未套袋花序的座果率。研究证实:山茱萸本株自花传粉座果率极低,证明山茱萸既有异花授粉同时又有自花授粉,而异花授粉占主导作用。 4、施肥对山茱萸开花及座果的影响 施N肥时,随着施肥量的不断增加,山茱萸小花的开放数和座果率均有增高的趋势,在施肥量为1.0kg/株时最佳,小花开放数为283朵,座果率为8.48%。P肥对山茱萸小花开放数和座果率的影响也随着施肥量的不断增加有升高的趋势,在施肥量为1.2kg/株时最佳,小花开放数为276朵,座果率为11.59%。而K肥对山茱萸的开花及座果率影响不大。 5、花内多糖的测定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花期内不同阶段花内多糖进行测定,发现花内多糖的含量与温度、花期变化有很多关系。在3月14日多糖达到顶峰。 第二部分是山茱萸果实化学成分动态积累研究 按2005版《中国药典》规定的标准,主要以化学活性成分为指标测定山茱萸不同采收时间果实中各成分的含量,对果实的化学成分积累动态研究可知:马钱苷、多糖、水溶性浸出物、醇溶性浸出物及有机酸的含量均在果实没有成熟时含量较低,随着果实的逐渐成熟,这几种成分的含量逐渐升高,到达10月中下旬时含量达到最高;而熊果酸和鞣质的含量在青果时含量最高,随着山茱萸果实的渐渐成熟而逐渐减少,待果实完全成熟时,含量最少。由此可为确定山茱萸最佳采收期和山茱萸产业化开发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