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枣树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树种之一。由植原体引起的枣疯病在我国分布普遍,危害严重,使我国的枣树生产遭到极大的经济损失。本文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各枣树品种存在的对枣疯病的抗性差异,旨在进一步从生理生化角度探索其抗病机制。本研究通过选用不同抗性的枣树品种为试材,采用组培嫁接接种病原的方法,对田间表现不同抗性的健康植株及组培脱毒苗嫁接接种枣疯病植原体前后叶片进行了病理生理学研究,对各实验材料进行了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和酯酶同工酶分析,蛋白质单向电泳以及内源激素含量的测定。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 不同抗性品种的枣及嫁接接种前后的叶片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同工酶含量和活性均存在差异,既有含量和活性的增加也包括新的同工酶谱带的产生。说明枣疯病植原体的入侵,导致枣体内生理代谢发生的变化,并且在抗病品种和敏感品种中存在一定差异,即病原与抗性寄主、敏感寄主的互作机理之间存在差异。枣疯病植原体入侵枣植株体内后酯酶同工酶的代谢途径基本无变化,仅仅在同工酶谱带活性上有所改变,且在不同抗性品种间无明显差异。 (2) 对不同抗性枣品种的枣及嫁接接种前后的叶片蛋白质进行单向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表明,四种枣的健苗健叶、病苗健叶、病苗病叶中都含有迁移率为0.20、0.24、0.36、0.48的四条蛋白质谱带,并且迁移率为0.20的蛋白质谱带在4种枣上变化规律一致。婆枣品种不同抗性的3个品系中都含有迁移率为0.31、0.33、0.50的3条蛋白质谱带。且抗病品种较敏感品种的蛋白质表达强烈,而在各品种接种后,敏感品种所诱导的蛋白质谱带较抗病品种强烈,表现出抗病品种与敏感品种的差异。 (3) 对不同抗性枣品种嫁接接种前后叶片内源激素含量进行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结果说明,田间苗、组培苗健康叶片测定结果表明,枣各抗病品种比敏感品种内源游离IAA含量水平高,不同抗性的枣品种接种病原后较健康对照含量低,且都存在极显著差异。枣敏感品种内源ZT含量水平高于抗病品种,且有至少5%差异水平。接种后较接种前内源ZT含量水平提高,且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各枣抗病品种与敏感品种之间、不同抗性的枣品种接种前后内源GA、ABA含量水平没有明显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