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成人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110例临床分析目的探讨成人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10例成人CNSL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10例成人CNSL患者中,ALL57例,AML42例,其他类型白血病11例。年龄<40岁者81例(73.6%);初诊白细胞>30×109/L 47例(42.8%);染色体核型分析中、高危组75例(81.5%);CR1期51例(46.4%)。有24例(21.8%)患者出现二次或多次CNSL复发;42例(38.2%)患者在初次出现CNSL之前、同时或者之后出现1~3次全身复发。生存分析示中位生存时间为(16.0±3.2)个月,5年总体生存率为(24.4±5.5)%。结论成人CNSL发生率高,与患者的白血病类型、年龄、初诊白细胞、核型分组、疾病病程关系密切,常与全身复发同在,影响患者的长期生存及预后,临床应重视其预防治疗。二、CD44对白血病细胞株粘附、迁移及浸润的影响目的检测CD44在白血病细胞株的表达,探讨CD44在白血病细胞迁移浸润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对数生长期的四株白血病细胞株SHI-1、THP-1、NB4、K562,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各细胞株CD44的表达水平,并进行细胞粘附、穿膜、浸润实验。结果SHI-1、THP-1、NB4均表达CD44,K562表达量少甚至不表达(P<0.01)。粘附试验显示CD44单抗预处理后SHI-1、THP-1、NB4的粘附能力均较对照组下降,尤以NB4细胞的下降最为明显。SHI-1、THP-1及NB4细胞的穿膜及浸润能力均强于K562细胞株,且这些能力可被CD44单抗所减弱。CD44表达水平最高的NB4细胞粘附、穿膜及浸润能力受CD44单抗影响最明显。结论CD44可能通过改变细胞的粘附、穿膜及浸润能力,参与白血病细胞的髓外浸润过程。三、可溶性CD44在急性白血病患者脑脊液中的表达及其对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意义目的探讨脑脊液中可溶性CD44(sCD44)对于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诊断的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CNSL组、无CNSL组和正常对照组脑脊液中sCD44的表达水平。结果CNSL组脑脊液中sCD44的表达水平在发生CNSL之前、之时均高于无CNSL组和正常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且在CNSL完全缓解后明显下降,与发生CNSL之前、之时的水平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5),但与无CNSL组及正常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性消失(P>0.05)。结论脑脊液中sCD44在CNSL的发生中有重要意义,提示其检测对于CNSL的发生有一定的预示作用;结合脑脊液常规检查,有助于CNSL的早期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