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提出素质教育的理念,历时三十多年,历经几代教育从业者的探索践行,素质教育在我国取得了纵向的长足发展。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知识经济时代的迈进,科学发展日新月异,国际间对人才的竞争和重视达到了史无前例的高度。放眼横向观察世界各地的人才培养模式,具备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大学生成为了推动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向前发展的刚性需求。众多学者开始对三十多年来我国素质教育的实践进行重新审视和反思,有一种基本一致的结论是新时期对新型人才的素质教育要求,应该以创业精神和创业思维培养为侧重点。纷繁复杂的环境催生创业需求和实践,创业需求和实践倒逼着创业教育的发展,创业教育是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延展和深耕。在素质教育视域下,大学生创业教育已成为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一个主攻方向。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高度重视大学生创业问题,并给予专门的政策关注,指出“促进创业带动就业”;2015年全国两会期间,“创业”一词也在《政府工作报告》被反复提出了13次。为努力实现“两个一百年”的中国梦奋斗目标,我国逐渐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局面。大学生作为践行祖国改革发展的接班人和主力军,培养自身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提高自身的创业素质和实践能力,刻不容缓。高校作为培养优秀大学生的主要阵地和坚实后盾,在教育新常态下,以创业教育作为突破口,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储备全当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是当前我们面临的重要历史任务。开展对创业教育的探索和研究,是时代的诉求,更是社会发展的大方向。本文以此为契机,从现实的具体情况出发,在对当前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当前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如大学生创业素质不够高、创业课程设置不够完善、创业环境不够优良、创业保障条件不够充足等,系统剖析这些问题背后的原因,涉及到大学生自身、高校、政府和社会四个层面,主要包括大学生自身素质和能力的欠缺、高校创业教育缺乏全面规、政府在创业教育中的职能发挥不够充分和社会对创业教育的支持力度不够四个方面。为了全面推动创业教育的有效开展,科学推动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本文尝试着从提升大学生自身创业素质、科学设置创业教育的课程、营造良好的创业教育环境三个方面提出针对性较强的对策,并探讨了大学生创业教育在政策、组织、师资、资金四个方面的保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