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交通运输发展的滞后严重地制约了我国经济持续较快地发展。造成发展滞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作者认为缺乏正确的理论支撑可能是我国交通运输发展落后的重要原因之当今的运输业已经面临一个“供应链竞争”的新时代,现实迫切需要我们结合新情况、新问题,自觉地进行交通运输理论的新探索,对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起到指导和促进作用。作者长期从事中国铁路集装箱运输工作,深感我国的交通运输规划、运输政策的制定者,运输企业(承运人)一般都非常重视运输生产本身,对其不懈地进行优化。但是,综观国内运输业的理论界和实践者,很少有人主动跳出运输生产实践本身,把目光投向货运消费者(托运人和收货人),从营销管理、微观经济学和决策科学的角度来审视的货运消费(决策)行为,自觉地运用货运消费决策行为的理论和方法来阐释货物运输生产、消费实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进我国交通运输业更好更快的发展。这篇论文是首次将研究重点放在货运消费者(托运人和收货人)身上试图从营销管理、微观经济学和决策科学的角度,深入系统地研究货运消费决策行为,以期对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论文对货运消费决策行为进行了三个层次的研究。第一,分析了货运消费者购买的究竟是什么的。货物运输与现代物流密不可分,论文在现代物流的大背景下探讨了货运需求和货运供给问题,回顾了传统的货运需求和供给理论,评述了当今研究者对货运需求和货运供给的探讨,提出了本文的观点。本文指出广义概念上的货物运输可以认为是同时创造了商品的时间效用和空间效用,为商品增加了附加价值。运输过程不是商品交换必须承担的成本,而是商品生产的一部分,是商品的增值过程,增加的就是商品的时间效用和空间效用。货运消费者购买的就是货运服务同时创造的商品的时间效用和空间效用。第二,回答了货运消费者在购买决策中如何进行方案评价。论文首先阐述了行为分析的一般模式,而后从一般意义上,从营销管理、微观经济学和决策科学理论三方面综述了消费者(选择)行为研究的相关理论。运输货物可以说是货运消费者(托运人和收货人)对货运服务(由承运人提供的商品)的一种消费行为。本文从分析货运消费者对货运服务的购买和消费过程入手,用“消费者行为理论”分析货运消费者的选择行为,用“服务营销理论”分析货运服务消费决策过程的特点,借助西方经济学效用理论的分析方法,用效用和效用函数作为选择行为分析框架的基础,用多属性决策理论建立货运方式选择行为分析框架,为构建货运方式选择行为多属性决策模型奠定了理论基础。论文在决策科学的规范性决策理论框架基础上,以效用理论为根据,选取运输可靠性、运送时间、价格、安全性和便捷性为主要属性构成属性集表征货运方式,构建起了货运方式选择行为的多属性决策模型。考虑到货运方式属性间的部分补偿性,论文采用ELECTRC-I方法求解模型,并对ELECTRE-I方法进行了改进。论文以北京——上海间货运方式选择为例,给出了模型求解和决策敏感性分析的算例。论文构建的模型将货运方式选择行为的研究推进到了定量研究的阶段,可以帮助托运人、收货人理性决策,合理消费,可以为运输企业提供更准确、更有效分析货运市场需求的工具,从而有针对性地改进运输生产和经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第三,论文进一步讨论了效用最大化观点,从更加接近实际的角度,建立了利润最大化存储模型,分析了存储策略问题对货运方式选择的影响。论文将货运消费者的角色扩展为一个销售商,将效用最大化体现为销售利润最大化,引入了在实际货运方式选择中销售商将重点考虑的商品销售价格和商品价值将随时间流逝而下降的因素,构建了更加符合实际情况,更具有实用价值的利润最大化存储模型,将货运消费决策行为的研究更深入一步。对该模型,论文也给出了算例。以上三个层级次的研究和分析,相互联系,层层推进,构成了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最后,论文以中国铁路集装箱运输现状为例,实证分析了集装箱运输市场中货运消费者的选择行为,实证本文建立的多属性决策模型,并对如何发展铁路集装箱运输提出了建议。本文采用了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实证研究的研究方法,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经验与分析相结合,把规范的、实证的研究结合起来,建立了模型,强化了模型的设计和运用,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论文的研究涵盖了货运方式选择行为研究的主要相关内容,构建的货运方式选择行为多属性决策模型将相关研究推进到了定量研究的阶段,其研究成果能在理论和实践上支撑和促进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