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婴幼儿喘息是一组世界范围内儿童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研究表明,婴幼儿喘息性疾病的发生率逐年升高,是导致婴幼儿频繁生病住院的重要病因之一。喘息性支气管炎是婴幼儿喘息性疾病中的一种重要类型,与呼吸道病毒感染密切相关,常因呼吸道感染反复发作,与约半数以上的喘息发作直到学龄前期才会完全停止发作,但仍有部分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最终会发展成为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发病原因主要与感染、婴幼儿气道解剖特点以及自身过敏体质有关。临床上喘息性支气管炎常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出现,多数有低热,可伴有哮鸣音、呼气时间延长,肺部听诊可闻及粗湿啰音,喘息发作时症状较儿童哮喘不典型,治疗后,喘息症状可在数天内迅速减轻,大多是因为再次感染引起复发。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快速推进,机动车数量迅猛增加,石油、天然气等旧能源的大范围使用以及新能源的开发、应用尚未广泛开展,空气污染、环境污染问题仍然很严峻,冬春季节雾霾天气频繁出现;同时二胎政策全面开放,新出生人口开始增加,有研究表明,目前我国儿童喘息性疾病总体的控制水平并不理想,发病率呈逐年升高的趋势,同时国外研究显示世界其他地区儿童喘息性疾病的发病率较前亦有所增加。婴幼儿喘息性疾病反复发作严重危害了患儿的身心健康,不利于患儿的健康成长,如果能够通过早期干预和治疗,减少或避免喘息性疾病的反复发作,对于治疗、控制喘息性疾病的发生、发展,降低其发展成为婴幼儿哮喘的可能性,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值得我们去关注和研究。因此,通过研究锌制剂对机体的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和影响,对锌制剂是否能够降低婴幼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发病率,避免喘息性支气管炎发展为婴幼儿哮喘,从而为预防和治疗婴幼儿喘息性支气管炎提供理论和临床依据。目的:研究锌对婴幼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辅助治疗作用及其对机体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12月就诊于河南大学淮河医院符合纳入标准的6月-3岁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及同期门诊体检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将78例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喘支治疗组和喘支对照组,每组各39例,另选择体检婴幼儿40例作为正常体检组。喘支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解痉、平喘、化痰、抗过敏等对症治疗,根据感染情况给予对应的抗感染和/或抗病毒治疗;喘支治疗组给予锌剂治疗,喘支对照组不予锌剂治疗。收集喘支治疗组和喘支对照组患儿治疗前后的血液标本及正常体检组儿童的血液标本,测定比较3组儿童血清锌水平、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水平及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水平和CD4/CD8比值,并对喘支治疗组和喘支对照组患儿住院后的喘息时间、咳嗽时间、住院天数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1)喘支治疗组和喘支对照组患儿在两组间性别组成、两组间各年龄段分组以及两组内患儿各自的喘息程度上无显著差异(P>0.05),组间性别组成、组间各年龄段分组以及两组内患儿各自的喘息程度为实验研究分组的非干扰因素;(2)喘支治疗组儿童喘息、咳嗽、住院时间分别为3.77±0.87d、5.10±1.07d、7.28±1.61d,喘支对照组喘息、咳嗽和住院时间5.26±1.37d、6.69±1.75、8.41±1.89,喘支治疗组喘息、咳嗽、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喘支对照组住院时间(P<0.05);(3)正常体检组儿童血清锌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喘息性支气管炎的两组患儿(P<0.05),正常体检组儿童免疫球蛋白IGA、IGM、IGG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喘息性支气管炎的两组患儿(P<0.05),正常体检组儿童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水平和CD4/CD8比值也显著高于治疗前喘息性支气管炎的两组患儿(P<0.05),CD8+水平P>0.05无显著相关性;(4)喘支治疗组患儿给予锌剂治疗后血清锌水平显著高于喘支对照组患儿(P<0.05),喘支治疗组患儿给予锌剂治疗后IGA、IGM、IGG水平显著高于喘支对照组患儿(P<0.05),喘支治疗组患儿给予锌剂治疗后CD3+、CD4+水平和CD4/CD8比值显著高于喘支对照组患儿(P<0.05),CD8水平P>0.05,无显著相关性;(5)喘支治疗组儿童给予锌剂治疗后免疫球蛋白IGM水平及T淋巴细胞亚群CD3+水平高于正常体检组儿童(P<0.05),喘支治疗组儿童给予锌剂治疗后血清锌、免疫球蛋白IGG水平、T淋巴细胞亚群CD4+水平、CD4/CD8比值低于正常体检组儿童(P<0.05),喘支治疗组儿童给予锌剂治疗后免疫球蛋白IGA水平及T淋巴细胞亚群CD8+水平与正常体检组儿童比较P>0.05,无显著相关性。结论:1.锌制剂对喘息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治疗具有辅助作用,能够缩短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的喘息、咳嗽时间和住院天数。2.锌制剂对于机体的免疫功能具有调节作用,可以提高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的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