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镉胁迫响应差异机理和调控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 : 54次 | 上传用户:test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稻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用,全国约有60%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我国稻米Cd污染的现象严重,危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研究水稻Cd污染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采用不同基因型水稻,在Cd胁迫下研究了水稻的生长发育、生理活动及其差异,探讨了耐Cd性的生理生化机制。此外还研究了调控措施对水稻Cd吸收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基因型水稻Cd积累特征及其差异的研究选取秀水63、甬优8号、扬稻6号、两优培九和汕优63,5种有代表性的不同基因型水稻,设置5个Cd浓度梯度,在盆栽条件下研究了水稻Cd吸收和积累的特征。结果表明,植株Cd含量随着水稻生育进程逐渐降低,且不同基因型降低程度不同。水稻地上部各器官Cd含量存在显著地基因型差异。土壤Cd添加量为5mg·kg-1,秀水63籽粒Cd含量仅为0.17mg·kg-1,没有超过国标规定的限值(0.2mg·kg-1),其它品种均超过标准限值,但超标幅度不大,可以认为在Cd中轻度污染土壤中筛选和种植籽粒低积累Cd水稻品种是可行的。水稻籽粒Cd富集能力存在显著地基因型差异,甬优8号富集能力最强,秀水63最弱,而且容易受到土壤Cd浓度的影响,低Cd条件下水稻籽粒富集能力比高Cd条件下强,水稻Cd转运能力也受到环境和土壤Cd浓度共同作用的影响。籽粒Cd含量与各个生育时期植株Cd含量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关系,且不同基因型水稻的相关系数不同,说明不同生育时期吸收的Cd对籽粒Cd积累的贡献作用不同。供试品种成熟期叶片和茎鞘Cd含量与籽粒Cd含量表现出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关系。2、Cd胁迫对不同基因型水稻生长及营养元素吸收的影响采用以上5种有代表性的不同基因型水稻,设置对照和Cd胁迫两种处理,研究了Cd胁迫对不同基因型水稻的生长发育、产量以及Ca、Mg、P和K等矿质营养元素吸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Cd胁迫显著地降低了水稻的产量、穗数和结实率,但粒重受影响不显著。Cd胁迫降低了各生育时期的干物质重,其主要表现在生育前中期,随着生育进程逐渐减弱。Cd对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影响存在显著地基因型的差异,汕优63和秀水63受Cd胁迫程度小,耐Cd性强,为Cd耐性品种,两优培九、甬优8号和扬稻6号受Cd胁迫程度大,耐Cd性弱,为Cd敏感性品种。Cd胁迫影响了水稻对Ca、Mg、P和K的吸收和积累,分为促进和抑制两种作用,即促进了Ca的吸收,抑制了Mg、P和K的吸收,同时也影响其在地上部各器官的分配和积累,且存在着基因型的差异。研究发现,Cd耐性品种Ca含量与对照相比增加幅度较Cd敏感性品种大,而在Mg、P和K中没有出现这种现象,以此可以推断,水稻耐Cd性可能与Ca元素代谢存在一定的关系。3、Cd胁迫下不同耐性水稻光合特性、抗氧化酶系统和氮代谢的研究选取以上研究的Cd耐性和Cd敏感性水稻品种,研究了Cd胁迫下水稻不同生育时期光合特性、抗氧化酶活性和氮代谢酶活性的响应及其差异。研究结果表明,Cd胁迫抑制了水稻叶片的Pn,随着水稻的生长发育抑制程度逐渐降低,对Cd耐性品种的抑制程度小于Cd敏感性品种,Cond、Ci和Tr也有类似的表现。Cd胁迫导致膜脂过氧化程度加剧,导致水稻叶片MDA含量的增加,Cd敏感性品种MDA的增加幅度大于Cd耐性品种。Cd胁迫提高了水稻叶片SOD、POD和CAT活性,与CK相比,SOD和CAT在分蘖期和拔节期活性提高程度较为显著,抽穗期和灌浆期的显著性降低,POD分蘖期和拔节期提高程度不显著,抽穗期和灌浆期显著性提高。Cd耐性品种抗氧化酶活性的提高程度大于Cd敏感性品种。氮代谢酶活性也受到Cd胁迫的影响,与CK相比,NR的活性分蘖期和拔节期受到抑制,抽穗期和灌浆期的活性则提高,GS活性则全生育期受到抑制,GOT和GPT活性前中期受到抑制,后期则活性其提高。与Cd敏感性品种相比,Cd胁迫对Cd耐性品种氮代谢酶活性的抑制程度小,而提高程度大。因此可以看出,水稻耐Cd性与光合特性、抗氧化酶和氮代谢酶活性有关。4、不同耐Cd性水稻Cd亚细胞分布和化学形态含量差异的研究采用土培试验,结合蔗糖差速离心法和化学试剂逐级提取法,研究了Cd耐性品种和Cd敏感性品种水稻叶片中Cd的亚细胞分布和不同化学形态的含量及其生育时期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水稻的生长发育,叶片细胞各组分Cd含量逐渐减低。细胞中的Cd大部分积累在细胞壁和可溶性组分中。Cd耐性品种细胞壁和可溶性组分Cd含量显著地高于Cd敏感性品种,细胞器Cd含量显著地低于Cd敏感性品种,在生育前期表现尤为明显。水稻叶片中Cd的化学形态主要以氯化钠提取态为主,其次为醋酸和盐酸提取态,乙醇和水提取态较低,不同生育时期Cd化学形态含量和分布比例会发生变化。与Cd敏感性品种相比,Cd耐性品种移动活性较强的乙醇和水提取态含量和分布比例较低,而难以移动的提取态含量和分布比例较高,在生育前中期表现尤为显著。因此,可以推断水稻耐Cd性与Cd的亚细胞分布和存在的化学形态有关。研究还发现,水稻籽粒Cd含量较高可能与灌浆期细胞可溶性组分含量以及移动活性较强的化学结合形态含量较高有关。5、Cd胁迫下Si对不同Cd积累型水稻Cd耐性和吸收的影响选取两个不同Cd积累型水稻品种,在水培条件下研究了Si对不同Cd浓度胁迫的解毒效应及其机理。研究结果表明,Cd浓度低时Si显著地缓解了Cd对水稻生长的抑制作用,Cd浓度高时Si缓解作用不显著,高积累品种汕优63缓解效果好于低积累品种武育粳3号。与Cd处理相比,Cd低浓度时加Si显著地促进了水稻游离脯氨酸含量和SOD、CAT活性的提高,显著地降低了MDA的含量,汕优63效果好于武育粳3号,在Cd高浓度时显著性下降。Si增加了水稻细胞壁Cd的含量和分布比例,减少了可溶性组分和细胞器的含量和分布比例,降低水稻体内移动活性强的Cd的化学结合态的含量和分布比例,提高了移动活性弱的化学结合态的含量和分布比例,且在低Cd浓度效果好于高Cd浓度,汕优63的效果好于武育粳3号。因此,Si在一定范围内可以通过提高抗氧化酶活性,维持细胞膜稳定以及减少Cd的吸收和运输来缓解Cd对水稻的毒害作用,且存在品种间的差异,高积累型品种缓解效果较低积累型品种好。6、麦秸杆对Cd在水稻-土壤系统中迁移的影响通过室外砂土和黏土的大型土柱栽培试验,研究了麦秸杆对Cd在水稻-土壤中迁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水稻的生长发育,水稻植株Cd含量逐渐降低,麦秸秆促进了水稻对Cd的吸收,增加了水稻植株Cd的含量,水稻地上部各器官Cd含量也受麦秸影响而增加,籽粒和茎鞘较为显著。麦秸秆可以显著提高土壤中有效态Cd的含量,黏土中的提高程度大于砂土。麦秸秆促进了Cd向籽粒的转运,提高了水稻籽粒Cd的富集系数,与Cd单一处理相比,砂土中添加麦秸秆使籽粒Cd富集系数增加了50%,黏土中增加了61.5%,黏土的提高幅度大于砂土。Cd进入土壤后会随着水分流动向下迁移,砂土中的迁移能力大于黏土,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Cd含量逐渐减少。添加麦秸杆可以降低Cd在土壤中向下迁移的能力,降低幅度黏土大于砂土。因此,Cd污染土壤中添加麦秸促进了Cd在水稻-土壤系统中的向上迁移,阻止了其向下的迁移。7、不同生育期类型水稻对Cd积累的研究以江苏省有代表性的早熟中粳、中熟中粳、迟熟中粳、早熟晚粳和中熟晚粳5种生育期类型的56个粳稻品种为材料,在Cd污染农田中研究了不同生育期类型粳稻品种Cd的积累特性。结果表明,56个供试水稻品种籽粒Cd含量变化范围为0.014~0.054mg·kg-1,水稻籽粒Cd含量在品种间差异显著,其中籽粒Cd含量最高的品种是ELTO,扬粳687、泗阳1382、广陵香粳和武香粳9号籽粒Cd含量最低。不同生育期类型水稻籽粒Cd含量以早熟中粳较高,中熟中粳较低,分别为0.024和0.020mg·kg-1。不同生育期类型水稻籽粒Cd富集系数差异不显著,而转运系数存在生育期类型差异。
其他文献
赵季平先生是我国当代民族音乐创作的领军人物。是一位高产而又多元的作曲家,在国内外享有盛誉。他的作品种类繁多,风格多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和极高的艺术水准。特别是他的声乐
介绍了"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教学模式",针对重庆某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重新认识并探讨了该教学模式中英语教师的角色重构,认为外语教师应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控
采用体质测试法和数据统计法,对西昌学院的彝族、汉族男性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对这两个民族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彝族、汉族大学生的身体形
本文重点对《左传》“引诗”在语篇中的衔接形式及功能进行分析,在结构主义语言学、认知语言学的研究背景下,以传统经学作为考据基础,以篇章分析理论作为指引,从三个平面对“
二十世纪90年代,随着旅游业形势的不断发展以及所有制结构的改变,我国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开始进入旅游业,民营企业对旅游业的投资涉及到旅游业的各个行业,民营资本逐步成为我国旅
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加强国家安全法制保障,提高防范和抵御安全风险能力",这是在对过去五年来以及今后一个较长时期国家发展面临的安全挑战进行科学分析判断
研究目的肥胖症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肥胖症患者多存在内分泌代谢功能紊乱,伴有血脂异常、胰岛素抵抗和血管慢性炎症等,这些因素与血管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密切
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问卷调查法、逻辑分析法和访谈法对6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访谈;探讨了体育运动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结果发现:体育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
在盛唐诗歌的顶峰上,边塞诗和山水诗最为突出。对于边塞诗,人们一直称道岑参,以致产生了众多的研究成果。但是这样的研究是不全面的,因为岑参的诗歌,就其创作过程而言,经历了
地理由于其特殊的学科性质,成为了中学的特殊的学科,而艺术生又是中学里面的特殊人群。在艺术生中进行地理教学必须打破传统教学方式的束缚,建立开放型课堂,促进学生的地理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