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比较失歌症组和对照组从音乐中获得奖赏体验的难易程度、听音乐过程当中产生的与音乐奖赏相关的EEG信号,探索先天性失歌症音乐奖赏体验的特点。方法:通过蒙特利尔失歌症评估测验(Montreal Battery of Evaluation of Amusia,MBEA)筛选出26名失歌症者和25名对照组进行实验。首先,对所有被试进行情绪、音乐偏好、躯体快感以及智力水平的评估。接着,通过实时反应任务和拍卖范式来评估被试从音乐中获得愉悦和奖赏体验的难易程度以及想要再次获得音乐奖赏的动机,在被试完成实验任务的同时记录其脑电信号。数据分析主要包括:(1)对两组被试在音乐聆听中体验到愉悦的时间、拍卖范式中购买成功的次数等行为学指标分别进行Mann-Whitney U检验、协方差分析;(2)对不同脑区、不同愉悦条件下的两组被试的theta功率谱密度值、theta相位延迟指数、alpha功率谱密度值、alpha不对称、beta/alpha比率等脑电指标分别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和Mann-Whitney U检验;(3)最后将有显著差异的EEG指标与MBEA得分进行回归分析。结果:(1)一般人口学资料显示,两组被试在性别年龄构成、受教育年限、实验前初始情绪状态、躯体快感缺失量表得分以及音乐偏好等指标上没有显著差异,但在智力的得分上对照组高于失歌症组。行为学结果显示,失歌症组和对照组体验到“音乐颤栗”、“高愉悦”、“低愉悦”、“中立”、“不愉悦”5种愉悦程度的时间没有显著差异,体验到愉悦的总时间没有显著差异,同时,在拍卖任务中购买成功的次数也没有显著差异。(2)在脑电指标上:(1)theta功率谱密度分析结果表明,失歌症组在左侧前额叶区域“高愉悦”和“低愉悦”条件下的theta波的功率谱密度值高于对照组(t高愉悦=-2.91,p=0.009;t低愉悦=-2.12,p=0.046)、在右侧前额叶区域“高愉悦”条件下的theta波的功率谱密度值高于对照组(t高愉悦=-2.74,p=0.013)、在左侧额叶区域“音乐颤栗”、“高愉悦”和“不愉悦”条件下的theta波的功率谱密度值高于对照组(t音乐颤栗=-2.25,p=0.036;t高愉悦=-2.34,p=0.030;t不愉悦=-2.11,p=0.048)以及在左侧颞叶和右侧颞叶区域“高愉悦”条件下的theta功率谱密度值高于对照组(t高愉悦(左)=-2.18,p=0.042;t高愉悦(右)=-2.18,p=0.042);(2)Theta相位同步的分析结果表明,在体验到音乐颤栗时,对照组P2和OZ电极间的相位同步程度要显著高于失歌症组;在失歌症组中,被试在“音乐颤栗”条件下的额颞电极间的相位同步要显著低于“高愉悦”、“低愉悦”、“中立”和“不愉悦”4个条件;在对照组中,被试在“音乐颤栗”条件下额颞间电极的相位同步程度要显著高于“低愉悦”、“中立”、“不愉悦”3个条件;(3)Alpha波的功率谱密度的分析结果表明,失歌症组在右侧前额叶区域“高愉悦”条件下的alpha波的功率谱密度值高于对照组(t高愉悦=-2.30,p=0.033)以及在左侧前额叶区域“高愉悦”条件下的alpha波的功率谱密度值高于对照组(t高愉悦=-2.12,p=0.047);(4)Alpha不对称的分析结果表明,失歌症组和对照组在“不愉悦”条件下的前额叶alpha不对称有显著差异(Mann-Whitney U=157.000,p<0.05),表现为对照组左侧前额叶alpha功率大于右侧前额叶alpha功率,而失歌症组右侧前额叶alpha功率大于左侧前额叶alpha功率;(5)Beta/alpha比率的结果表明,两组被试额叶的beta/alpha比率没有显著差异;(6)左侧前额叶区域“高愉悦”和“低愉悦”条件下的theta功率谱密度以及“高愉悦”条件下的alpha功率谱密度能够负向预测MBEA分数。结论:(1)失歌症者存在音高知觉的异常,但其从音乐中获得的音乐愉悦体验的时间长度与正常对照没有显著的差别,提示失歌症的音乐加工可能存在音乐知觉和音乐欣赏的发展性分离;(2)在愉悦条件下,失歌症额叶区域theta和alpha活动弱反映其体验到音乐带来的愉悦和奖赏体验时奖赏系统的激活较弱;(3)alpha不对称的结果显示失歌症者存在情绪效价识别方面的异常;(4)先天性失歌症音乐奖赏加工时额颞信息交流存在异常,其音乐奖赏加工缺少了对音乐信息的预测过程。(正文共26677字,参考文献12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