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资源建设研究

来源 :上海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4435321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五千年的文明发展过程中,我们的祖先用智慧书写了人类文明史上的光辉篇章。在追求文明多样性的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诞生了。它是一种与特定时代相联系、具有多种表现形式和丰富内涵的社会性的文化现象的产物,它不仅仅是人类实践活动的真实记录,更是人类情感、愿望和要求的载体。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研究可以使我们了解人类在不同历史时期社会文明和人类思想变化的轨迹。 本文在充分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缘起和发展为背景、以国内外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为研究的理论基准和逻辑起点,探讨档案馆如何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资源建设。 本文共分为五章,以下为主要研究内容: 第一章介绍了选题的研究缘起、研究意义、逻辑框架、创新点、主要内容等,着力对当前档案学界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概念、档案馆的角色定位等研究现状进行了理论综述。 第二章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内涵、分类进行了梳理,阐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概念和特点,以及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资源建设的现状。 第三章着力探讨了如何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普查”和“收集”的工作。详细介绍了国外普查的成功经验和国内普查开展的现状,并对如何开展该类档案的收集、整理以及数据库的建设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 第四章主要从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名录体系、强化法律环节、以及加强文献保存等三个方面来阐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实体保护”和“信息保存”。 第五章论述了在档案馆对档案实体进行多重保护的基础上,更应当着力加强对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中文化信息及文明的传承、开发以及对文明成果的宣传和弘扬。 最后,作者对本文进行了总结和展望,强调档案馆应当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资源建设的过程为契机,突破其原有的只注重保存,“自然和人类历史见证物”的视角,而转向更多的关注“平民档案”、关注“民生话语”,关注不同经济和文化背景下的群体所面临的文化问题的解决,将与人们的生活和生存密切相关的“民生文化”作为当前档案馆保护的重点。
其他文献
档案是文明的产物,它与文化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档案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档案文化是人类文化的基础,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形势,使得档案文化
以对中国科学院部分科研人员和研究生的问卷调查和访谈为基础,了解我国科研人员和研究生对开放教育资源的需求,开放教育资源的保障现状,归纳其开放教育资源的使用行为和使用
图书馆的决策和活动能够影响社会和环境,是图书馆承担社会责任的缘由。ISO 26000拓展了图书馆社会责任理论与实践的领域。详述ISO 26000各条款内容,阐述其对图书馆社会责任发
由于目前存在多种标题表、叙词表、分类表和网络分类法,同一主题概念在不同网站和系统之中采用不同的主题词或分类号表达,网络信息检索变得十分困难。用户最理想的方式是用一个
论述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以学院教学改革、"中宣部和教育部关于印发《全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测评体系(试行)》的通知"为契机,开展将信息素质教育嵌入《思想政治
在总结有效专利统计分析方法的基础上,针对专利存量理论和专利法律状态信息更新特征,设计跟踪式有效专利存量比率计算模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利用负指数函数提出用以表征有效
选择世界卫生组织(WHO)网站健康信息主题作为研究对象,统计各个健康主题的互链数据,利用文本相似性算法并基于语义的角度,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和Ucinet软件,从中心度、密度
对比分析国际标准ISO 25964-1、美国标准ANSI/NISO Z39.19-2005、中国标准GB/T 13190-1991中优选词的定义,总结优选词的4个特性,即抽象性、唯一性、关联性、可变性;并对《英
加强对图书情报学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是当前科技信息机构面临的重要任务。然而,目前我们对国外图书情报学的相关研究进展和实践活动了解得还不够深入、全面和细致,不利于图书情报
分析当前云图书馆所面临的安全威胁,总结目前图书馆行业安全技术的应用现状,通过引入信任管理机制,尝试构建云图书馆可信服务监督体系。建立可信服务监督模型,对云图书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