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和空间信息加工脑功能模式的性别差异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tom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旨在通过脑电技术探讨在进行语言信息加工和空间信息加工时脑功能模式的性别差异。为此选取了28名大学生被试(男生14人,女生14人)参与了此次实验,男女被试均接受两部分的实验:一、通过向男女被试呈现三种不同类型的阅读材料,分别是句子阅读(陈述性材料)、诗歌阅读(诗歌材料)和艺术造句(根据提示词创造一段艺术性语言)比较男女被试在加工语言信息时的脑激活差异;二、通过三维心理旋转测试(代表心理旋转子能力)和镶嵌图形测试(代表空间视觉子能力)探索男性被试和女性被试在加工空间信息时的脑激活特点。综合被试在三种语言信息加工上的脑激活模式,发现颞叶区是艺术性作品加工与创造的关键脑区。女性比男性更善于利用颞叶资源来进行语言信息加工,该脑功能模式可能与她们在行为测试上常见的语言优势密切相关。综合被试在两种空间信息加工上的脑激活模式,被试主要表现为双脑平衡激活模式,支持整合-分析相结合的综合策略的运用。同时,女性被试在难度较高的三维旋转任务上脑激活量显著高于男性,表明她们与男性对比需要更大程度的脑资源来完成同样的加工。综合被试在两项空间任务上的脑激活模式以及他们在前面三项语言任务上的脑激活模式,可发现被试的空间任务脑激活模式与语言任务脑激活模式相似度较高,在总体上都呈现出左右脑均衡激活模式。以往文献表明,相对而言,语言加工更为依赖左脑的分析功能,而空间加工则更依赖右脑的整合功能。当前研究的结果与前人研究的不一致的原因之一可能在于本研究中的被试量较小,不利于发现小效应量的存在;另一个原因则可能是因为本研究中的被试均为中国被试,受中国文化教育背景的影响,从而形成整合-分析相结合的独特信息加工模式。该解释与一些以中国被试为研究对象的研究的结果是一致的。
其他文献
<正> "在我多年的测试评鉴经验中,从未见过有哪一种受测系统能像 AH-64D 般,展现出较其前身具有如此压倒性的性能优势。"——1995年2月,6架 AH-64D 原型机于中国湖(China Lak
随着高中新课标的修订,“整本书阅读”作为单独的任务群被提了出来,整本书阅读活动也随之在语文课堂上活跃起来,但在阅读活动的指导方面一直没有成熟有效的策略。为解决这一
学龄前阶段是一个人智力开发的黄金阶段,又是创造潜能开发的关键时期.其发展潜力存在"递减法则",即开发得越早,其发展潜力越大;开发得越晚,发展潜力越小.因此,努力开发每个幼
在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以雨课堂为代表的各种智慧教学平台相继开发,应用于课堂中形成了新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运用SATI和SPSS软件对相关文献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